-
湘方言的“娭(母也)”和客家方言的“(女哀)姐”
-
作者:林清书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称谓词 “娭 母也 ” “ 女哀 姐” 湘方言 客家方言
-
描述:亲。“娭(母也)”和“(女哀)姐”在词源上是同源的。在使用上、意义上、色彩上和地域范围上则有所不同。比较它们的异同,探索它们的源流,分析它们的意义和使用情况,可以加深对“娭(母也)”和“(女哀)姐”的了解。加深对方言称谓词的认识,补充现有字典词典之不足。丰富现代汉语词汇的研究。
-
广府村落田野调查个案:横坑
-
作者:冯江 阮思勤 徐好好
期号:第1期
来源:新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横坑村 格局 祠堂
-
描述:家庙之后,横坑旧村从中心式布局转向变形的梳式布局的过程,并对村落中四座主要的祠堂建筑进行了比较研究.
-
优胜奖:土楼公舍,南海,广东,中国
-
作者:刘晓都 孟岩
期号:第2期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南海 广东 中国 建筑形式 客家民居 集合住宅 住宅问题
-
描述:式宿舍所缺少的亲和力,有助于保持低收入社区中的邻里感。
-
客家民俗艺术特征分析
-
作者:黄志华 赵娅雯
期号:第1期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客家 特征
-
描述:家民俗艺术的视觉化过程及表现形式,剖析其艺术特征。
-
走进客家看土楼
-
作者:沈润泽
期号:第3期
来源:当代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中体现.有"土楼之王"美誉的"承启楼"建于明末,是内通廊式圆土楼的典范.……
-
客家妇女与现代民间宗教活动
-
作者:李泳集
期号:第2期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宗教 客家妇女 仪式活动 意识形态 田野调查 客家女性 广东省紫金县 老年妇女 客家村落 1949年以前
-
描述:多人,由16个生产队组成,是一个以李姓为主的多姓的客家村落。按继嗣关系计算,李姓约占四分之三(313户,占总户数的77.5%),其他为邓、黄、杜、曾等。经济生活除了传统的水田耕种之外,还以编织竹制产品作为维持生计的补充。下面我将加元村民间宗教活动的调查进行简单的介绍。
-
人类学与客家研究的对接与深化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人类学 客家文化 历史学 客家人 地域文化 田野调查 理论与方法 族群文化 生态学
-
描述:客家文化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一种族群文化。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意味着客家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诸如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学、语言学、建筑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的整合与补充。历史学与人类学对客家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而言,人类学对于客家研究的意义更没有受到重视,实际上,客家的族群属
-
同谋福祉,共创繁荣:义宁州“怀远都”的设置与效益
-
作者:许怀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州 繁荣 经济文化交流 效益 设置 人口迁徙 入乡随俗 人口迁移
-
描述:人口迁徙是永恒性的社会常态,入乡随俗是普遍性的同化变异。每一地区的发展繁荣,都离不开人口迁移而来的经济文化交流,藉交流而相互了解,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兼容并蓄,补充新鲜血液,增强生活能力。客家人在人口迁徙与变异的潮流之中,是活跃分子,表现出色。何以见得?试以义宁州客家人为例说明之。
-
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
-
作者:张永和
期号:第10期
来源:国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中原文化 中国 地方文化
-
描述:在祖国南方的客家地区,营造着奇特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迷人风采。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保持着中原文化的特色,与各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而且得益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的补充,使客家文化整个机制洋溢旺盛的生命力。[第一段]
-
怎样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
作者:李桂芳
期号:第7期
来源:广西教育·B版中学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在这几方面激发他们的兴趣: 1.精心设计导语。课堂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有设置悬念法、问题导人法、情绪感染法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该与后续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我接任
上页
1
2
3
...
8
9
10
...
65
66
6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