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植物?
-
作者:周继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春回大地,万物生长,百花盛开。客家人总喜欢利用山区生长的一些树叶、花草、果实等,做出许多具有客家风味的食物来,如苎叶、白头翁、南瓜花、芋子等,这些米是客家人的保健食品,也是一种绿色食品。
&n bsp;苎叶是这些米中最常见的一种。在客家居住的山区生长着一种叫苎叶树的树木,青青的,绿绿的,树高
-
充满乡韵童趣的客家童谣
-
作者:吴德祥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童谣,即是客家乡村儿童流传的口头歌谣。这些歌谣都是客家乡民在生产生活中口头创作,供小儿传唱的歌谣,它使用诗歌的韵律和形式,来表现客家乡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充满了浓郁的农家生活气息和儿童趣味,反映了客家乡民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对假、丑、恶的控诉和鞭挞。不仅对儿 童培养韵律、想象、联想等
-
上杭客家古建筑――祝三倍举人府
-
作者:郭子雄 丘才香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祝三倍举人府――杏香楼,坐落在上杭县中都镇睦邻祝三倍村,由清朝嘉庆年间举人企华(字春三,号竹坡)于公元1849年所建,是目前上杭丘姓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之一。
祝三倍村中间有一口大井,井水清澈见底,几百年来全村人都吃这一口井水。井旁有一块大坪,坪与四口池塘 相连,井旁一条石砌路靠着50多米长的
-
“客家制造”美食新登场 将客家菜推陈出新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女正在制作家乡小吃。
客家人用来磨米浆的石磨。
代表客家民间风俗的装饰。
客家酿豆腐
三杯鸭
■ 本报记者朱如丹 陈杉杉 广 文
前段时间,市区大岭路一带道路维修,部分马路需封闭禁止车辆通行,位于龙丰上排专门“制造”客家菜的“客家制造”饭店受其影响,停业一段时间。
-
客家古代家训
-
作者:江舟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家训(亦称“家戒”)是客家尊长(祖父或父亲辈)教育子女如何治家、做人的训导话或家庭中约束后代子孙的规则。三国时,诸葛亮写过《示儿》《戒外甥》,即所谓“我今方少年,志当存高远”、“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旨在要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向古代圣贤学习,不要追求功名利禄,不能做庸 俗的人。古代客家人祖先多
-
不辞长作新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而今,我成为新客家已近一年了。
没有东坡的超然,只是有些恋恋不舍地背起了行囊,甩甩头发挥挥手,故作潇
-
黄毅芬:客家女诠释“不知足者常乐”
-
作者:项华宗 谢秀华 李金花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知足者常乐”,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人生哲学,在商海中搏击了十多个春秋的黄毅芬不赞同这观点。她说,她在“不知足”中探索事业的发展壮大、寻求生活的充实快乐。
初冬的一天,我们赶在她前面来到约定的地点,她骑着一辆旧女式摩托车匆匆赶来。她外貌给我们印象 最深的是皮肤显得有些黝黑,她笑嘿嘿而又不失风趣解
-
三代相传制作客家凉帽惠城区老人利桂雄谈家族凉帽制作史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除了在一些偏远的客家乡村,客家凉帽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到了。 本报采集
50多岁的利桂雄家住惠城区,他家从1938年开始做凉帽生意,到他这一代已是第3代了。利桂雄说,那时候,惠州居民少,不论走到那里,大家都知道他们这个凉帽家族,即使是现在,惠州的一些老居民也还记得。如今,戴凉帽的妇女
-
海峡两岸高校赛艇龙岩邀请赛在上杭举行 一江相连客家缘
-
作者:林阿玲 张强福 张锋育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昨日,2007'海峡两岸高校赛艇龙岩邀请赛在上杭县汀江河城关段的水上运动中心拉开战幕,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台湾辅仁大学、香港理工大学4所高校的运动员参加了此次水上竞技。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龙岩学院参加了水上项目表演。本次邀请赛由中国赛艇协会、福建省体育局和 龙岩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杭
-
秉承客家文化演绎客家风情《东江时报》与“客家制造”共同征集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制造外景效果图。 本报采集
《东江时报》与“客家制造”共同举办的客家饮食文化系列活动之一征集“客家私房菜”自上周正式启动以来,已受到众多客家朋友的关注,每天都有客家朋友以电话、信件的形式向活动组织小组询问参选活动的详细情况及活动进程。据活动组织小组透露,截止目前,已有来自惠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