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将消失的客家手工榨油坊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火红的灶膛映照着农家榨油时的喜悦。
把压成粉末的麸粉放在甑中蒸熟,提高出油率。
用干稻草绕着铁箍编织,用以包油饼。
用脚把蒸熟的茶油籽粉末踩成饼状。
碾盘、灶台、榨槽木和一个悬空的撞锤,是榨油作坊的主要家当。
冲锤开榨时,前面的师傅掌舵,后面的帮手掌尾。
醇香的茶油从“榨槽木”缓缓流出
-
支持赣南客家非遗项目申报国家级名录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国江西网北京讯 (特派记者叶新阔 喻云亮)“建设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增强赣南客家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传承力,推动地域文化传承繁荣,建设赣南客家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侨联专职副主席陈世春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
-
支持赣南客家非遗项目申报国家级名录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国江西网北京讯 (特派记者叶新阔 喻云亮) “建设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增强赣南客家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传承力,推动地域文化传承繁荣,建设赣南客家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全面推进
-
760岁客家古村清代已有“义务教育”
-
作者:卜瑜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的太乙书院。
篛过村全景。
文/图 记者卜瑜 通讯员沈荣金、廖春花
粤北群山之中有一条客家村落,迄今已有760年历史。早在明清时期,村中孩童就已一律免费上学,可谓岭南地区“义务教育”雏形。这条村就是南雄市水口镇的篛(音同弱)过村,该村日前被省有关部门正式认定为“第四批广东
-
客家水磨豆腐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资料图片)
王春芝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冬天,和祖母一起做豆腐的情形。豆子,是祖母提前两天就发泡好的,已经胀得很大。我和祖母把支撑石磨的豆腐架子抬来,放在厅堂中央,放上石磨。在石磨下面,放一个大大的簸篮。在屋顶上垂下一条绳子,套住推动石磨的T型磨棍。祖母拿个高脚板凳,一只手把勺,往石磨眼里灌泡
-
美丽客家的大埔示范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宏海
核心摘要:建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就是让“美丽中国”从“美丽乡村”、“美丽客家”开始。“示范区”建设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既要让客家文化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激活其生命力,让其为社会文明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产业资源,保护利用好“非遗”与历史文化街区,探索一条城市建设与文化特色融
-
客家菜与时俱进再出发
-
作者:梁旭华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开锅双丸
客家咸香鸡
河源油豆腐
土猪肉酿油豆腐
腊肉炒广宁笋
清水煮苦麦菜
虾仁焖水蛋
艾糍
鲩鱼酿豆腐
鲜五叶神炖土猪汤
姜葱炒牛肉,用的是车田水牛,不经腌制,熟度恰好
文/羊城晚报记者 梁旭华图/Terry
曾几何时,客家菜在广州遍地开花,没想到风
-
“客家民居博物馆”桥溪村去来
-
作者:王漫琪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反围龙
桥溪村里最恢弘的建筑——继善楼
①继善楼内的装饰带有明显的西洋风格
②村干部朱新辉致力于桥溪朱氏族谱的修编
③房子内部装饰精美
④古色古香的内部结构
⑤继善楼内的“朱子家训”
⑥103岁的杨云招在世德楼前留影
四合杠方形围
七杠楼
合杠楼
梅州雁洋
桥溪村
文/
-
客家女的盐商古道:期待唤醒
-
作者:汤凯锋 梁文悦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石砌盐商古道穿村而过(受访者朱迪光供图)。
2月18日上午,我们来到了玉水古村,古道边芳草萋萋。细雨纷飞,料峭春寒。
石板路上那一块块光滑的石板,经历了百年来艰辛担夫汗水的沁润和身负百斤重担一双双穿着草鞋的脚的磨砺后,依然保存完好地在那里,见证从它们身上压过的历史车轮。
这是一段拥有深厚历史
-
从闽西迁出的客家人
-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题记
正是桐花绽放的季节,南国浸透着温润的风。奔腾逶迤的山冈上、丘陵间,高大的油桐树绿意葱茏,亭亭如盖,雪白的桐花从树梢间飘落,悄无声息,洒满大地。
带着牵挂向往,心怀憧憬敬意,2014年4月12日至24日,在闽西客家联谊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