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寻梦客家文化
-
作者:谷少传 叶可方 张英信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谷少传通讯员叶可方张英信)近日,龙岗区旅游局、坪山街道办组织旅游专家对以“城市本源,鹏城旧梦”为主题形象定位的大万世居旅游策划进行了论证。论证会上,旅游专家对“深圳·1791”的旅游策划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名为“深圳·1791”大万世居旅游策划方案认为,大万世居的旅游产品定位是“深圳
-
客家风情游(我行我摄)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江西的井冈山,不仅有黄洋界的壮美风光,更有底蕴丰厚的客家风情。在群山巍峨、林海苍茫的山林间,远望,炊烟袅袅,一派田园风光;近观,一条溪水缓缓流淌,浓烈的山野风光成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在那里可以观赏趣味横生的野生动植物园,可以参加极富挑战的狩猎、攀崖,还可以乘上竹筏逍遥快活地漂游,在溪水中体验独特的客
-
客家名菜―荷包胙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安“荷包胙”是流行于江西省原南安府(今大余、南康、崇义、上犹一带)的一道名菜。每逢红白喜事,主家答谢亲朋好友的宴席上都少不了“荷包胙”。
“荷包胙”享有盛名,与清朝时南安府的戴状元有关。相传,乾隆时大余县的读书人戴衢亨高中状元后,大摆宴席谢请四方乡邻。因为讲究“状元席”的排场,厨师们就用本地的荷
-
客家群舞《绿蓑衣》获“山花奖” 闽西文艺在全国民间文
-
作者:何志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近日,从北京传来喜讯: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奖结果揭晓,我市选送的客家风情群舞《绿蓑衣》荣获民间艺术表演类“山花奖”,是我省唯一获奖节目,全国仅五个节目获此殊荣。
“山花奖”是我国民间文艺国家级最高奖。《绿蓑衣》是闽西客家艺术团青年舞蹈编导 段妤莹创作的,曾在省获奖,并应邀赴印尼、香港等地
-
客家將軍縣興國解密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許多來過興國縣的人都很驚訝,這個過去地處偏僻、交通欠發達的山區小縣,在中國人民解放軍1955-1964年實行軍銜制的10年間,竟有54位興國籍將領被授予將軍軍銜,成為著名的共和國將軍縣。而在國民黨軍離開大陸前,興國籍的國民黨將軍則有27位。
前些年,一位從台灣回鄉探親的國民黨退役將軍,在江西
-
客家凉帽绝活尚在前景堪忧
-
作者:梁婷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若在上个世纪50年代走进布吉甘坑村,你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观所倾倒——一家老小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初入学堂的孩子,无不秉着一手制作客家凉帽的手艺。从乾隆年代开始的200多年间,凉帽手艺的传承就如同村后的那片
-
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
-
作者:黄文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粤东北 客家山歌 演唱艺术 客家文化 山歌文化 装饰音调
-
描述:色的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 本课题试从粤东北的现状、客家源流及客家传统文化入手,探究客家山歌产生的背景和历史,分析了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语言特征、体裁划分、音乐特色和传承方式,进而提出“绕绕韧韧”的唱腔风格、从容舒展的装饰音腔、丰富多彩的衬词运用、质朴醇厚的情感表达是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的演唱特点,并以三位民间歌手为例初步归纳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的演唱。文章分为四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章 绪论部分 绪论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理由、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及意义,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粤东北客家传统文化中的客家山歌 本章从粤东北的概述、客家源流,客家传统文化谈到客家山歌,意在指出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是客家传统文化中的山歌,我们应当把客家山歌放置于客家文...
-
北京举行第一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林仁芳率闽
-
作者:施台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1月12日至14日,第一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市委副书记林仁芳率领闽西代表团参加了这一盛会。
第一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由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与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台湾)共同主办,两岸三地的200多位客家 精英应邀出席。此次“论坛”受到了各方高
-
田林宁都客家话比较研究
-
作者:黄小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林 高龙 宁都 客家话 比较
-
描述:赣南的客家话。论文对两地客家话的词汇进行了分析比较。论文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章 导论。简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缘起,还简要介绍了田林宁都两地的地理人口、历史沿革和语言使用情况。 第二章 田林宁都客家话音韵系统。简单介绍了田林宁都客家话声、韵、调系统。 第三章 田林宁都客家话词汇比较。包括田林宁都客家话词汇比较和田林宁都客家话方言词考释。 第四章 田林宁都客家话语法特点。主要对田林宁都客家话词汇的语法功能进行了分析,另外还简单介绍了田林宁都客家话一些特殊句式的句法特点。 第五章 结论
-
台灣苗栗客家火旁龍之研究
-
作者:吳之惠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苗栗 客家 火旁龍
-
描述:遷徙而逐漸形成。二、苗栗客家族群的開墾,主要是在清乾隆時期,由廣東地區進入苗栗,延續至今。而苗栗也是客家人數多於閩南人數的縣市。三、苗栗客家火旁龍的確切起源已不可考。推論是由大陸地區隨客家遷徙而傳入苗栗。在台灣最早可追溯到頭屋新光織布廠的火旁龍過程。四、苗栗客家火旁龍,包括:糊龍、祥龍點睛、迎龍、跈龍、火旁龍,以及化龍返天等六大主題。五、苗栗客家火旁龍包含了文化傳承、感恩祈福、身體活動、團結凝聚、遊戲取樂等意涵。需要從自家人做起,組織相關協會,接觸和喜愛這項文化活動,進而善盡維護的工作。六、由教育單位著手進行紮根工作,並由政府協助活動的舉辦,並加入創意色彩,行銷火旁龍活動,以發揚火旁龍文化。
上页
1
2
3
...
8
9
10
...
17
18
19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