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定:客家土楼里的“土导游”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新华社福州9月14日专电(记者 孟昭丽 巫奕龙)在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客家土楼里,活跃着一群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导游”。他们孜孜不倦地讲解自己熟悉、挚爱的土楼,乐在其中,感染了游客,也装饰了土楼的风景。
“我们这里有186名讲解员,90%都是当地村民。”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游海
-
客家土楼的防火功能
-
作者:胡大新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土楼建造之前,即在选择楼址的时候,楼主就把水源是否充足作为建楼的必备条件之一。他们都知道,日常生活需要水,灭火需要水,迫在眉睫的建楼也需要水。一楼之内居住数十人上百人,用水量相当大,没有充足的水源是不行的。因此,每一座永定客家土楼都有足够的水源。溪河两岸的土楼客家人完全有 条件在楼内或楼侧打井取水
-
客家文学的张力一旦拉开…… ――读钟俊昆《客
-
作者:宋客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按约定俗成的理解,客家文学只能是客家文化这一源头的支流。近年来在学术界,对于客家文学的命题颇有争议。何谓客家文学?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宽泛的,认为凡是客家人写的文学作品都应算是客家文学;另一种是狭小的,认为只有客家人在客家地域写的文学作品才算得上是客家文学。 台湾诗人黄恒秋先生、广东学者
-
“四季连城”旅游文化年客家元宵狂欢节开幕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昨晚在“四季连城”开幕式上表演的林坊游大龙。
通讯员 黄水林 摄
本报讯 (通讯员 黄水林) 2月5日晚,客家祖地连城县冠豸山脚下的步行街广场烟花爆竹漫天怒放,欢歌笑语不绝于耳,“四季连城”旅游文化年·客家元宵狂欢节隆重举行,数万海内外游客和当地城乡群众欢聚一起,共庆客家元宵
-
永定客家土楼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永定客家土楼申遗成功已将近一周年,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始终没有减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报刊、电视、电台采用有关永定客家土楼稿件约2万多条,刊载永定土楼的相关网页多达53万多个。
永定客家土楼申遗成功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连续以整 版篇幅推出《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福
-
土楼“刘三姐” ――小记闽西客家山歌手李银兰
-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通讯员 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想唱山歌难起头,木匠难做天波楼;打石难打石狮子,打铁难打水吊钩……”见到李银兰,这位农家女歌手正在永定县城河滨“春霭园”与100多位山歌爱好者进行对歌。她委婉深情的歌声,博得现场听众的阵阵喝彩。现场听歌的吴天洪感慨地说:“李银兰 确实不简单,她在山歌中的比兴、双关
-
从闽西迁出的客家人
-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题记
正是桐花绽放的季节,南国浸透着温润的风。奔腾逶迤的山冈上、丘陵间,高大的油桐树绿意葱茏,亭亭如盖,雪白的桐花从树梢间飘落,悄无声息,洒满大地。
带着牵挂向往,心怀憧憬敬意,2014年4月12日至24日,在闽西客家联谊会会长
-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之最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被中外专家称为最集中、最美丽、最完整的土楼群――初溪土楼群。位于下洋镇初溪村,海拨400-500米大山深处的山坡上,形成于13世纪初,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气势恢宏。该土楼群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和谐相处的典范。
★建筑种类、风格最多的土楼 群――洪坑土楼群,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湖坑镇
-
陈丕显故居:承载红色记忆的客家古宅
-
作者:张锋育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当年新四军的重要一员―陈丕显同志的家乡,瞻仰了他少年时的故居。
陈丕显(1916―1
-
连城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整合品牌让客家民俗文化活起来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通讯员 黄水林
11月6日,在连城县四堡乡政府旁的雕版印刷展览馆,一群来自上海的游客参观并体验了古雕版印刷技艺后,不禁发出啧啧赞叹:“真没想到一个客家山区小镇能有如此精湛的雕版印刷技艺,成为明清时期南中国文化的传播地!”
连城县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保存完整、代表性强,有游大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