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54)
期刊(415)
学位论文(276)
图书(69)
视频(26)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054)
期刊 (415)
学位论文 (276)
图书 (69)
视频 (26)
会议论文 (15)
按年份分组
2015(26)
2014(657)
2013(193)
2011(221)
2008(101)
2005(16)
2004(11)
2000(4)
1999(1)
199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330)
南方都市报(61)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
医学信息(2)
福建史志(2)
经济与社会发展(1)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
玄奘资讯传播学报(1)
中国沼气(1)
中国地名(1)
谈民族器乐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
作者:王大海  期号:第21期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行音乐  民族器乐  应用  民族音乐  民族乐器  现代  乐曲 
描述: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现在被许多的音乐人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中采纳和使用。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它有许多的演奏流派。传统的筝乐早期被分成南北两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浙江、山东、客家、河南、潮州”五大流派,到了现代,流派的区别已经很小了,几乎每个大家都兼具各家之长。
为顾客省钱的赢利奥秘
作者:童小娟  期号:第1期 来源:致富时代(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赢利  省钱  顾客  家政公司  米兰市  意大利  年轻人  小公司 
描述:因为竞争激烈,几乎每一家家政公司都是用这个办法来为公司谋利——延长服务时间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拉彼尔未置可否地离开了。第二天,他特意请来另一支家政队伍给自己家搞卫生。他估计只需1个小时就可以完工
六堆邱国桢情诗研究
作者:邱春美  期号:第25期 来源:大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堆  邱国桢  情诗 
描述:可是反映普遍人性和人生的艺术。古人作诗,诗的内容,第一个原则是自身原则, 写绝句或律诗,绝对是写发生在自己身上之事,以及自己内心之成受。若要写别人之事,则不用绝句或律诗,而使用乐府体。换言之,可说诗是诗人的日记,乐府是杂志报导。邱国祯的情诗处理也是秉比原则,而内容纯然是真情流露,毫无掩饰
广东客家博物馆开馆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梅州电】(深圳报业集团驻广州记者 于锋 李纪泽)4月8日,广东省内第一家、国内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馆——广东客家博物馆开馆暨梅州客家公园在此间开园。 博物馆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展览手段,集中展示了客家历史各个阶段的大量珍贵文物、图片、资料,直观再现了客家传统民俗文化和历代客籍精英人物。
客家地窖
作者:朱裕森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走进长汀县涂坊镇,许多村子的路边、屋后可以见到地窖(如图)。一般的地窖是依山而建,高度是一个大人可以弯腰进去, 深度大概1.3米,上顶为圆形穹窿,四壁有明显的锄头挖掘的痕迹。 地窖,是客家人最早的廉价冰箱,恒温贮箱,只要你有需求,随便在山边挖一个,每家人至少有一个。很显然,地窖的作用是贮
寻乌细说客家民俗“迎故事”
作者:蓝玉林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2012年农历八月十二在澄江镇汶口畲族村举行“迎故事”——《白蛇传》。蓝玉林陈慧明摄 特约记者蓝玉林 “迎故事”是寻乌县特有的客家民俗活动。所谓“迎故事”,即以历代传说故事、戏曲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情节,进行人物造型。以两个以上的小孩化装成某出戏曲中的人物,固定在特制的木架上,即故事棚。
罗幼新展出客家风情画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南方日报讯(记者/李培)画家罗幼新作品展明日在广东兴宁市文化广场举行。罗幼新早年毕业于广州美院油画系,一直实践于油画艺术民族化。 罗幼新近年倾心于客家风情题材的创作。他的国画人物大多描绘客家劳动妇女特别是老年农村妇女,其《晒谷场上》、《闲聊》和《晚年情》等作品为人称道。他还以油画和国画两个画种跨“
历时六年绘就客家历史长卷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昨日 客家人历史长卷《从围龙走出的客家人》展览在宝安区群艺馆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据了解,客家人历史长卷是由梅州嘉应大学美术系教授赵勋先生在潜心研究了客家人南迁历史之后,历时六年创作的一幅鸿篇巨著,《从围龙走出的客家人》全长123米、高2米,画中人物近2000个,其中有名有姓,影响中国历史
[2004-12-19] 曾大屋:典型客家圍村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該建築以花崗石、青磚及實心木材造成,是沙田保存得最完整的粵東客籍圍村。曾大屋呈長方形,共三進。屋與屋之間有通道及天井相連;圍牆上有排列整齊之槍孔及瞭望孔,圍的四角有更樓和炮樓,用以防禦外敵入侵。北面的圍牆有三個入口,門頂作圓拱形,正中的是正門,直接通往祠堂。祠堂位於最後一進排屋的中央,是舉行祭
马来西亚客家公会文化交流团离惠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记者杨剑辉 通讯员叶知欣)11月5日,以马来西亚沙巴州斗湖客家公会主席、拿督林演业局绅为总领队的马来西亚斗湖客家公会文化交流团,结束了对我市为期3天的交流访问,返回马来西亚。 斗湖客家公会文化交流团在惠期间,到惠城区小金口街道进行了麒麟舞客家传统文化交流,并游览了惠州西湖、市东江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