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梅州侨乡村——探访“客家围屋博物馆”(百屋百态 百年百
-
作者:丘黎明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从广州驱车进入梅城南口镇205国道旁,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古榕树,传递着古老的信息。看到这颗古树,我们就知道侨乡村到了。
客家人经历千年的大迁徙,在每一次新域开埠时,总是忘不了在村口种上一棵类似北国大槐树的大榕树,既表示情系中原,根在河洛,又预示着在此落地生根。大榕树便成了客家村落的标
-
投3000万元打造客家文化展示园区 大万世居新妆亮相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万世居作为第七届文博会重点活动场所和大运会参观点,倾力打造一台客家民俗风情展示、一台文艺精品展演。图为《客行天下》大型文艺演出在大万世居彩排现场。
▲市民参观大万世居。
▲曾氏后人在大万世居宗圣曾子像前舞起麒麟。
深圳商报记者 潘 咏 通讯员 肖海强 张伙生
就在今天,只要来到坪山
-
大万世居一连三台好戏为文博会助威浓郁客家文化陶醉中外嘉宾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绪松(左一)陪同老领导们参观大万世居。
本报讯 记者眭建来,特约记者胡锴,通讯员肖海强、张伙生报道:昨日下午,随着大万世居《客而家焉》展览揭幕,“首届客家美食节”、《客行天下》大型文艺晚会等主题活动也依次开展,作为本届文博会重点活动场所,大万世居以其浓郁的客家民俗风情吸引众多中
-
朱泽君率队到梅城东山教育基地片区调研时强调 扎实推进客家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宋健军古礼贤特约记者叶志明曾仕谦)昨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泽君率领梅江区和市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前往东山教育基地和千佛塔文化旅游区调研,专题研究如何推动客家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朱泽君强调,各相关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敢于解放思想,激发搞好文化旅游产业的内生动力,整合东山片客家文化资源,
-
下市话融客家方言而衍生发展,独具梅州古城区域文化特色 双声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壳格嘀咕美改挤姑溪小”……这一连串基于客家方言说出的话语是什么意思?经过梅江区下市话代表性传承人杨伟煊的一番解释,记者才明白,原来这是下市话,讲的是“客都梅州好”的意思。为什么简单的5个字用下市话表述要10个字?下市话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它在历史上发挥过怎样的作用?随着他的介绍,我们走进了下市话的
-
粤语包围中的纯客家岛—台山赤溪 赤溪既是华侨之乡,又是能源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天下客家]
赤溪镇位于广东台山市东南端,东西南三面濒临南海,北部与斗山、都斛两镇相邻,属半岛。水路距澳门48海里,距香港87海里,距川岛4.5海里,陆路距广州186公里,距珠海128公里,距江门106公里,距台城46公里;海岸线长达76.6公里,天然海湾多;
-
这座客家古民居出了五个黄埔生 抗日民族英雄谢晋元举世闻名,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谢晋元故居一角
“一门”五个黄埔生
谢晋元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举世闻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对于他参加黄埔军校的经历或许很多人都不陌生,但鲜为人知的是,谢晋元的两个堂兄弟和两个侄子竟也是黄埔生。也即是说,仅谢晋元故居一个屋子就出了五个黄埔生。蕉岭文化界人士表示,这在全国或许是绝无仅有的。同一个屋门走
-
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高品位建设文化强市,打造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要增强世界客都的认同感,创建‘全球客家人的心灵家园’,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客家历史文化遗产。”
“要以客家文化核心区——梅州市行政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依托,对客家文化的诸多表现形式,尤其是对以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性保护。”
“要依托‘世界客都’这一系统性的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