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梅州日报>  粤语包围中的纯客家岛—台山赤溪 赤溪既是华侨之乡,又是能源

粤语包围中的纯客家岛—台山赤溪 赤溪既是华侨之乡,又是能源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51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8版:客家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挂接】

【全文】

[天下客家]

 赤溪镇位于广东台山市东南端,东西南三面濒临南海,北部与斗山、都斛两镇相邻,属半岛。水路距澳门48海里,距香港87海里,距川岛4.5海里,陆路距广州186公里,距珠海128公里,距江门106公里,距台城46公里;海岸线长达76.6公里,天然海湾多;丘陵占全镇总面积的70%;海积平原只占总积的25%,土壤多是黏质土,土层深厚肥沃,极宜栽种水稻。赤溪镇总人口3.31万人,旅外客家乡亲6.5万人。赤溪既是华侨之乡,又是能源重镇,是两个大电厂(目前亚州最大的台山铜鼓火力发电厂、腰古核电厂)所在镇。

赤溪镇是纯客家人之乡,清同治六年(1867)建厅(初合置为赤溪厅,民国元年改厅为县)时只有3万多人;1916年人口达到最高峰,计有9715户,8万多人。后来,因政局动荡,盗贼四起,加上赤溪地方人多耕地少,为求出路,乡人纷纷举家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乃至南北美洲谋生者,每年多到数百户之多,加上疾疫、饥荒而殁者,人口不断锐减,到1938年,赤溪县3个区25个乡,户口只有3485户,1.7万人。1938年后,赤溪田地区又先后发生两次疾疫和1943年的大饥荒,同时,由于地方豪绅挑起的武装械斗、草菅人命,大批无辜被迫流落他乡,人口又进一步锐减。解放后,随着社会升平,人口逐年增加。2000年人口普查中,赤溪镇(含已分设田头镇)常住人口为12万多人。汉族客家占总人口的99.7%,姓氏有97个之多。

赤溪籍(包括田头)人侨居国外已有145年历史,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各国;中北美洲、南美洲各国以及日本、澳大利亚、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至2000年统计,在马来西亚的赤溪籍人的后裔有5万人。永居国内他乡的赤溪籍人亦为数众多。

赤溪镇是台山仅有的纯客家镇,讲客家话(也会讲普通话、广州话、台山话),保持着完整的客家习俗。客家人于清初移入新宁(台山)境内各地,百多年前的“土客”械斗,客家人在四处奔逃中,有一小部分避集于赤溪半岛,这就是赤溪客家人的先辈。据《台山古今概览》称:“赤溪客家人的祖先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从惠(州)、潮(州)、嘉(即梅州)所属各县先后迁入新宁(台山)县,聚居曹峰山下。”曹峰山为境内南峰山的第三高峰尖。据赤溪县志暨该地朱氏族谱记载,该支客家朱氏,其入粤始祖是章甫公。章甫公是朱熹的第七世孙,江西芦陵参佐铨公的后裔。约于南宋末年或元朝时从江西入粤,在嘉应州以儒学立业。后其子孙经多处流徙,于清朝乾隆年间流入台山,分居于四九和三合两个地带。迨至咸丰六年,五邑地区爆发土客相斗,这两个地区的客家朱氏再流徙至赤溪半岛居住。

徙居赤溪的客民中,杨姓占了一定比例。据杨姓族谱考,台山杨姓始祖世廷公,配叶氏,先从兴宁县徙居新宁县(台山)冲蒌牛角尤村,世廷公生二子。长子子龙公,配骆氏,生三子,后徙居龙川县;次子子星公,配叶氏、袁氏、钟氏,携四子徙居曹冲(赤溪曹冲管区)万兴(今东阳)村,垦辟荒税,志谋勤耕。从子星公繁衍至今,已是第一百零六代了。杨姓遍及赤溪、田头两镇,人口分布大部分村庄。曹冲管区的东阳、大浪两村均是杨姓,单是这两个自然村人口就有五百多人。

赤溪客家人在长期辗转迁徙中,养成了刻苦耐劳、坚毅刚强、勤劳善思、勇于创业、团结拼搏的精神,尽管受到当地文化习俗的影响,却依然保留着古老的中原文化、习俗、传统;讲着最古老的语言——客家话,有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如重宗义、敬祖先、信神明,每逢时令节日,客家人都虔诚地拜祭祖宗。客家人爱唱山歌抒发感情,妇女爱披红头巾,扎红头绳,过年家家贴春联、蒸大笼粄、打米橙、炒花生、分猪角等。

最为可观的是,赤溪客家人还从1997年开始举办世界赤溪客属恳亲大会——这可能是全球唯一以镇籍为单位的客属恳亲会。(小清)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