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認識本土文化 香港客家文化節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到香港,這一批人就是所謂的「客家人」。因此,有學者指,香港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客家文化。■文:曾家
-
首届香港客家文化节开幕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据新华社香港12月2日电首届“香港客家文化节”2日在香港展览中心揭幕,客家历史文化展览、客家美食大赛、客家文化论坛、客家艺术展演等精彩节目将在文化节中分别登场,为香港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客家文化的盛宴。
据“香港客家文化节”筹委会主席何志平介绍,香港有200万客家人,新界地区有一半是客家村落,香港的
-
培田古村落:争创4A景区 打造客家影视基地
-
作者:罗展阳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连城县培田古村落有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最美村镇”殊荣,近年来以它精湛的建筑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声名鹊起。因为培田的祖先给这个面积仅13.4平方公里、住户300多家,村民仅1000多人的小小村落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培田村保存着30幢大宅、21座祠堂、6处 书院、1
-
构建客家“土楼清风” 廉洁文化品牌的实践与思考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永定客家土楼时指出,“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胡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更加坚定
-
客家文化的“脚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桐油灯
□卢策
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客家人的文化生活也相应地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他们在不断地接受新生事物,不断地淘汰陈旧、落伍的东西。但是,在记忆的深处,始终会留下其深深的文化“脚印”。下面几种文化现象,就是其丰富的文化生活中的一鳞片爪。
油纸
还在尼龙纸和塑料制品未曾
-
永定县“客家文化歌”越唱越响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9月24日,笔者在永定县城郊乡东溪村看到,建设中的客家文化博物院工程已经封顶。据了解,目前包括客家文化博物院在内的永定“海峡客家文化城”建设已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
永定县是著名土楼之乡、侨乡和台胞的重要祖籍地,是爱国侨领胡文虎和台湾政要吴伯雄先 生的故里,全县有旅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50多
-
永定密集推出客家文化品牌
-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永定密集推出客家文化品牌 卢基莹 何雪昌
本报讯 (卢基莹 何雪昌) 15日,笔者在永定县湖坑镇振福楼看到,几位工作人员正在两岸客家文化研究院台湾展厅进行布展。据了解两岸客家文化研究院近期将挂牌
-
客家文化的写意之旅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选用十八个客家文化符号,前后修改十六稿,从两千多首山歌中精选出二十多首,十大卡车装载舞美、道具,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借助现代先进的舞台表现手段诠释了客家先民丰富多彩的世俗生活及精神世界。2009年5月首演至今,《客家意象》已经在“世界客都”梅州市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剧院上演四十余场。今年3月19
-
我市组队参加香港“客家文化节”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杨剑辉 通讯员杨东兴)日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市群星客家艺术团等单位的演员,应邀参加了香港第二届“客家文化节”。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民建联主席谭耀宗,市政协副主席
上页
1
2
3
...
6
7
8
...
71
72
7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