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39)
期刊(630)
学位论文(96)
图书(65)
视频(17)
会议论文(17)
人物(6)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639)
期刊 (630)
学位论文 (96)
图书 (65)
视频 (17)
会议论文 (17)
人物 (6)
按年份分组
2014(869)
2013(363)
2012(318)
2011(317)
2010(225)
2009(107)
2008(132)
1994(1)
1992(1)
1988(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536)
其它(147)
客家文博(20)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2)
中国食品(1)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
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1)
雅园出版社(1)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1)
客家人挑盐担的历史记忆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江区城北镇玉水村盐道当铺遗址 ▲斑驳残破的蕉岭新铺盐仓 【钩沉】 □邓锐 盐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中国是一个盐业使用和生产历史悠久的国家,但盐的产地不多,一直以来,中国盐的来源主要靠海水。如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上记载,公元前514年,由吴王阖闾、春申、已濞连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要点
作者:余世猛  期号:第3期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文明  龙岗区  社区建设  文明创建活动  创新机制  文明社区  图书馆  行为规范  创建工作 
描述:范日”、“城市环境美化日”、“城市交通秩序劝导日”,从行为规范、市容环境及交通秩序等方面统筹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结合每月的9、19、29日的主题活动日,分别成立主题活动日行动小组。 抓好基点,固本强基。龙岗区拥有世界一流国际自行车赛场、全国第一家公众高尔夫球场,集书城、图书馆、影剧院、展览厅、文化馆等功能设施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建成了深圳市首家大型劳务工图书馆。为承办大运赛事,龙岗区兴建或改建了一大批文化体育设施,这些场地在后大运时期将成为龙岗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同时,龙岗区注重建好队伍,夯实基础。各街道都有文化服务中心、各社区组建了客家音乐联谊会、舞蹈队、合唱队、文艺队、狮子会、麒麟队、篮球队、鼓乐队等20多种社区特色文化队伍,如坪地的阳光狮子会多次走出国门参加特色文化表演。
古城赣州:那些你不知道的往事
作者:东田  期号:第7期 来源:旅游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州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蒋经国  赣南  江西省  历史文化底蕴  旅游城市  浮桥  市民生活  宋高宗 
描述:家历史文化名城。 江南宋城,古色赣州,闲适的小市民生活 赣州早在公元前201年的刘邦时代就已经设县,到隋代时更名为虔州,到宋高宗绍兴23年改为赣州。赣州三面环水,整个城市被章江、贡江两条江水所环抱,章贡二江在赣州合流为赣江,赣州的“赣”因此而得名。历史上许多名人雅士曾在此流连,大哲人王阳明曾在此讲学,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吟诵的也正是这里的景色。走在芳草萋萋的古代宋城墙头,走过那已经有800多岁的古浮桥,章江、贡江流水脉脉,三江六岸星火点点,赣州的清雅、从容和闲淡便随着这微风和流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赣州的老城十分集中,步行可以走完大多数的景点。郁孤台、八镜台、古城墙、古浮桥、灶儿巷、文庙等等,每个都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一台一墙一砖都有着一段故事。 赣州三面环水,桥水相连,相得益彰。
非洲华侨华人社会中的关帝庙
作者:楚汉  期号:第2期 来源:八桂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侨华人社会  非洲华侨  关帝  华侨社会  历史与现状  《三国志》  华侨史  文化现象  克服困难的办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描述:1839还同毛里米斯英国殖民当局提出了建屈的申请。愿到批连后,由兰地福建、广面积客家华侨集资,陆刁新技出一块属于地的地皮,村工兴建。1842犀1日29日,坐落在路易港打兰(邓泽果用)区朝关带原举行
猪肚包鸡日利过万失 意股民卖火锅漂亮翻身
作者:齐红  期号:第12期 来源:生意经·经营金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广州的朋友兴奋不已,“那你算来对了,最近广州出了一种叫猪肚包鸡的美食,大家都排着队去吃,甭提多火啦!”“猪肚包鸡是什么?”“是什么还真不好说,就算老火靓汤、药膳和火锅三合一吧,我建议你亲自去试试。” 王先生满心好奇来到朋友极力推荐的珍旺猪肚包鸡店,坐下不久,服务员就端上来一个大沙锅,掀开盖子一看,乳白色的汤中放着一个鼓鼓的猪肚,将其剖开。里面竟然露出一只整鸡。王先生啧啧称奇:“有意思,真有意思。”服务员将猪肚和鸡端进厨房。剔骨切片,然后重新放人沙锅中煮开,再次掀开盖子时,一股醇香顿时扑面而来。 服务员告诉他:“我们的猪肚包鸡属于客家菜系,用料和做法都很讲究,吃法更讲究,要分步而食,第一步喝汤,第二步吃猪肚和鸡肉,第三步放人菜干或香菇,喝菜干汤、香菇汤,第四步涮其他的配菜,青菜、干菜、海鲜、牛羊鱼肉都行。
一起来上社区大学
作者:周小佛  期号:第10期 来源:环球慈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当初的设想发展成长。 2011年1月8日,正荣集团协同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21世纪教育研究院、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中华三农慈善基金会、北京晏阳初平民教育发展中心、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在位于福建龙岩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村培田村共同发起培田客家社区大学。
寻找赣之源
作者:李军  期号:第8期 来源:声屏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历史是一条河。人类文明依河而,河川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水波荡漾与滚滚逝水交织着人们对河流的记忆。人类文明的发展,莫不是以大河流域为主要舞台。在这条终日流淌
西部学子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西部  四川大学  研究中心  四川省  历史系  社科院  龙泉驿区 
描述:科院副院长。现任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社科院移民与客家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美国harerfuord college、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嘉应大学客家研究院、北京联合大学客家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四川海外客家联谊会副会长、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研究成果:专著《余?传》、《蒙古定蜀史稿》、《宋元之际的泸州》、《宋元战争史》、《宋哲元传》、《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元朝卷)》、《四川简史》、《四川通史》、《天下四川人》、《四川客家》、《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等。主持策划、打造成都市洛带古镇客家文化品牌。获省政府级二等社科成果奖2项、三等奖8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四项,目前正在主持的国家社科基...
浅谈赣南采茶戏之由来
作者:黄庚明  期号:第9期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百花中的一朵奇葩” 的美誉。 赣南,自古盛产名茶,据有关文献记载,赣县自宋朝起则有名茶列为“贡品”。安远县的九龙茶,清雍正五年,取以作贡,计正额六十斤。每年阳春三月,闽、粤等省茶商,云集于此,采购春茶。 茶女采茶时,常唱“采茶歌”,后发展成联唱形式的“十二月采茶歌”。在赣南流行的主要有三种,从正月唱到十二月的叫“顺采茶”,从十二月倒过来唱到正月的叫“倒采茶”,唱春夏秋冬的叫“四季茶”。这些茶歌受粤东采茶灯以及当地马灯、龙灯、摆字灯等民间灯彩艺术的影响,又加以茶篮纸扇等为道具,载歌载舞,而发展成为采茶灯,人称“茶篮灯”。从采茶歌到茶篮灯,表明它已经开始把歌舞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虽然还是属于一种没有情节的集体歌舞,却在向采茶戏发展中,迈开了第一步。明末清初,随着茶业兴隆,茶篮灯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唱、做、念、舞的采茶戏。
建设和谐梅州
作者:暂无 期号:第S1期 来源:广东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客都”之称。梅州是千年古城,历史悠久,南朝初置程乡县,先后称敬州、梅州、嘉应州和梅县,1988年由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梅州名胜古迹很多,虽经历代沧桑湮没,今仍存或重新修复的有人境庐、千佛塔、灵光寺,这些古建筑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1965年大文豪郭沫若视察梅州时,写下“文物由来第一流”的诗句。梅州名人辈出,清乾嘉间的岭南才子宋湘;清末外交家、教育家黄遵宪;抗日志士、杰出诗人、教育家丘逢甲;著名的洋务运动家、军事家、全国四藏书家之一的丁日昌;著名爱国侨领张弼士和现代亚洲球王李惠堂及叶剑英元帅都是梅州市人。梅州城区人口近30万,占地26.1平方公里,以梅江河为界分江北、江南,河上建有通往南北的六座大桥。其中最早的是1931年兴建的梅江桥,改革开放以来新建了东山、嘉应、梅州、剑英、宪梓等五座大桥。六座大桥成为连接江北和江南的主要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