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940)
报纸(4673)
学位论文(1044)
图书(792)
视频(217)
会议论文(214)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期刊 (4940)
报纸 (4673)
学位论文 (1044)
图书 (792)
视频 (217)
会议论文 (214)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221)
2014(6261)
2013(973)
2012(1031)
2011(1005)
2010(824)
2009(454)
2008(435)
2006(131)
2000(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37)
客家研究辑刊(296)
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29)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2)
南方建筑(15)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2)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10)
梅县侨声(10)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0)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
天主教在屏东万金的生根发展(1861-1962)
作者:黄子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平埔族  族群关系  本地神职人员  传教      天主教  道明会  万金 
描述:方色彩,萬金還有其固有的本土特色,一是平埔聚落—多為屏東鳳山八社的平埔族後裔,一是受客家聚落和排灣族部落包圍的地理位置。藉由研究天主教在萬金的傳教經過,一方面可以更細膩地瞭解自1859年起,天主教二次進入台灣開教以後的歷史,與道明會特色所形成的影響;另一方面,可以探討屏東平原上族群之間的歷史互動和平埔族社會的風貌。本文試著解釋萬金平埔族宗教變遷的理由,建構一個從未信天主教的平埔族群到產生本地的神職人員,從被傳播福音者變成主動傳播福音者的歲月歷程。希望能夠透過這個主題的研究,多少補充一向較為欠缺的台灣天主教史,以及關於南部平埔族史和屏東地方史等方面。研究時間範圍則訂在1861年傳教士進入萬金傳教,到1962年萬金出現第一位本地神父潘瓊輝為止。
章節方面,除了第一章緒論和第七章結論之外,共分為五章:
第二章從道明會士咸豐八年(1859)在打狗港上岸,開始在高雄前金地區傳教談起,簡述在傳教士來到萬金之前的傳教情形。接著對萬金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現象,作背景介紹,希望能模擬出一個可以讓人想像的歷史情境,一個在1861年時映在傳教士郭德剛眼裡的情景。
第三章的內容,是將萬金堂區的傳教歷程,放在整個台灣天主教傳教史的框架下進行討論,兼論其他堂區的發展,以及影響傳教的重要相關事件。對於清代台灣天主教的傳教過程,分作三個階段探究,最後分析道明會在此時的傳教策略。
第四章則是接續第三章,在討論過萬金堂區的歷史進程之後,回頭要研究的就是萬金為何能夠接受天主教,並讓信仰在此地生根發展的歷史因素。本章試著從五個層面進行探討,由外部社會因素到內部裡層動力,層層闡述萬金接受天主教的可能因素。
第五章的重心,在討論萬金與鄰近族群的各種關係,欲由萬金的例子,瞭解屏東平原上平埔族與其他族群之間的互動往來,以探求整個地方社會運作的模式和族群村落的日常相處情態,並探討為何天主教在清代與日治時代一直無法擴展到萬金附近的排灣族部落和客家聚落。
第六章本身,是以出身自萬金堂區的潘瓊輝神父的經歷為寫作脈絡。潘瓊輝神父出生於萬金教友家庭,他是萬金堂區誕生的第一位本地司鐸,也是台灣出現的第三批本籍聖召,更是台灣史上第一位平埔族神父。對萬金堂區而言,更是天主教信仰深化的成果指標。本章的寫作,以潘瓊輝神父的人生歷程為討論主軸,分別敘述其家族背景、父母(潘伏求、潘林環涼)的傳教員生涯以及神父的養成過程。從這三個枝幹,再個別瞭解關於教友家族、傳教員工作、日治時期和戰時台灣天主教的處境發展、台灣第一位本籍神父珣茈羲漕丹漶B戰後台灣山地部落的開教,和台灣本土神職的培育環境等各項小主題。
早年客家人的助学奖学金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提示: 所谓公尝,就是客家族群的创业开基者,到年老给儿孙分田地财产时,都会留下一份公田、公产,以其租金租谷作为公有尝产,代代相沿成习;所谓儒资,是为鼓励族中学子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多出人才,光耀门庭,各姓都会从公尝中划拨一部分资金作为儒资,相当于现在的助学奖学金。民国以前,由公尝儒资中全额或半额支
客家菜的叛逆者辣翻天的公庄菜
作者:符芳晓 田飞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焖鹅肉 钵子肉 酸豆角 广东人饮食讲究不热气不上火,所以惠州的家常菜没有辣椒,但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博罗公庄。公庄人能吃辣是出了名的,当地有“不会吃辣的人不叫公庄人”的说法。正宗的博罗公庄菜,以辣、鲜、咸、香等特点著称。 自种朝天椒辣味劲爆 作为客家菜的一个分支,公庄菜依然执
Interleukin-4 promoter基因多型性,霉
作者:刘宜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气喘  Interleukin  4  promote  基因多型性  霉斑  霉味  交互作用 
描述:究目的為1、了解客家、閩南、外省、原住民以及外籍配偶之子女,其氣喘盛行率的情形。2、評估可能影響孩童期間氣喘發展的環境危險因子。3、評估雙親患有異位性疾病是否是造成氣喘的另ㄧ項因子。4、探討學童氣喘
高丽菜压成饼干卖等8则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商界·城乡致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 台湾屏东的林达龙将整棵高丽菜压成不到l厘米厚度的“饼”,食用时可煮汤及鲜炒。这种新鲜的噱头不仅吸引了顾客的眼球,也为高丽菜的保存提供了新的方式。之前,他注意到高丽菜便宜时,1棵不到新台币10元,贵时
浅谈中华新韵
作者:林之和  期号:第6期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音已与以前不同,一直努力按现代汉语读音,编一新韵,经多年很多诗家努力,于2004年5月在《中华诗词》第5期刊出中华新韵(十四韵)。刊出时,有个别地方有误,后更改,另发于第6期。 格律诗词的平仄是按照中古四声的类来区分的,由于时代发展、语音演变,中古四声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已经不完全一样了。新声韵完全依照建国后,汉语拼音的规范读音确定,与汉语新辞典——新华字典的读音完全一致。 应用新韵部分为14部,在全国试行,基本按同韵母的字编为一韵;也有的把相近两三个韵母(如庚韵把eng、ing. ong编为同部),划为一韵。比较讲究的人,仍把它分别开,使朗读更通畅,用之并不失律。 由于古代汉语的平声在现代汉语里已经分化为阴平、阳平,入声已经消失。新韵最大特点,即按现代汉语读音,只分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无入声,原入声都按新声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里去了。要辨别平仄,关键在于识别入声字。现代普通话,阴平、阳平都是平声,上声、去声都是仄声。古代的入声字,现在转到上声、去声的,也不成问题,因为上、去、入三声都是仄声。只有从入声转到阴平、阳平的字才需要记一下,而这类的字并不多。我国地域辽阔,地方方言较多,有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江浙等),湘方言区(湖南),赣方言区(江西、湖北),客家方言区(广东等),粤方言区(广东等),闽方言区(福建等)。北方方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没有入声),以北京话作为代表,通行地域最广。福建、江浙、广东、湖南方言等区域的方言里仍然存着入声,原来人声为仄声,取消后就要注意克服原有使用习惯,严格按普通话的读音标准来区别平仄。经过一定的学习,各地方的人辨别平仄都不是很难的。 为了同时使用《水平韵》时更加方便,在每个韵部的后面标出该韵部平声字中所含的原入声字。仄声部分中的原入声字不再标出。 用新韵时,最重要的是用新韵也要用新声,不能字辞用旧声,韵用新韵;也不能字用新声,韵用旧韵,而要声韵都是新声韵。 由于“平水韵”流传年代很久远,有的人已习惯用平水韵,所以仍保留使用。我们既提倡用新声韵,使之与现代汉语读音完全一致;又不一刀切把旧韵禁绝,而采取双轨制,既提倡用新韵,又允许用旧韵;但关键要注意:在一首诗中不能新旧声韵混用,只能归一种,要么全部用旧声韵,要么全部采用新声韵。 用新声韵的诗词,要在题目后注明,不注明,可能有的编者会误认为是用旧韵,以出律、错韵审定。(因使用新声韵有相当时间,已渐被人们接受,现不少报刊发表时已不注明)。 我国一些文字可一字两读(或多读),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必须注意弄清楚,因为有些字不同读音,平仄也就不同了;况且一字两读(或多读)的字,词性、意义也都不同。必要时可查阅《新华字典》(或《新华词典》)。 管见中华新韵(十四韵)发表以来受到诗词爱好者们的欢迎,“中华诗词”、“福建诗词”等都已开始使用新声韵。诗词变革创新在我国由来已久,唐代就有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唐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产生了新诗体——格律诗;唐人称为今体诗或近体诗。唐人把此前的诗称为古体诗。我国的旧体诗,从格律看,唐以来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两大类。可见,我国悠久的旧体诗也有个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过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文学艺术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诗词(格律诗)有所作为,不断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诗词就不能永葆生机。总之,“中华新韵”是当代格律诗词的一种变革创新,它删繁就简,仍保留了格律诗词最基本的平仄、对仗、押韵等基本要求,却更适合当代的人们学习与应用。
贪吃的野猪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儿童故事画报·自然探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妈妈会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可见,野猪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一群胖家伙。它们聪明而机警,还具有家庭责任感和集体观念呢! “母子团”中还混杂着一些已有1周岁的小野猪。早在半年
在盘子里作画 创意中国菜风潮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川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那一年的上海,已经流露出关于春节的某些洋派的气质。春节当天(2月1O日)出版的《申报》上有一篇杂谈: “新年各处同也,而上海之新年特别者:门上悬松柏,西例也;贺岁穿貂褂,京式也;体面
亦有可聞:客家民間的伯公崇拜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廖楚強 客家人對「伯公」或「大伯公」的虔誠敬奉,是所有客家地區的一種普遍的風俗。我記得童年的時候,生活在自己的客家故鄉,經常跟隨祖母到附近小山坡上的一座低矮得很不顯眼的磚石砌成的小神龕裡燒香膜拜。每一次燒香的時候,祖母口中必唸:「伯公老大,保佑我全家平安納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原來這個小神龕,人
创业读本 宋非凡:平凡小丑的“百万”传奇
作者:卡玛  期号:第14期 来源:爱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意开始的——一直都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 我的老家在山东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小时候就常帮助父母下田拉犁、牵牲口,父母说我那个时候干活就爱动脑筋,总想着有什么方法可以省力气,说我训练自家的牛,可以认识自己家的路,这样每次放牛,我只负责把牛牵到草地上,然后就找小伙伴玩去了,牛吃饱喝足,自己回家。“那时候就看出来你机灵!”父母现在总爱回忆这些往事,未了总要夸这么一句。 看着父母的辛苦,很小的年纪我就意识到将来一定不能走和父母同样的路。16岁初中刚毕业我就来北京了,几乎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但我心里一直有个目标,那就是自己当老板,挣大钱。 或许就是有这么一个目标吧,我就显得和别的打工仔不一样,别人打工就是为了挣点儿工资:我打工,更多的是为了学习.比如在餐馆打工,我就会和老板.厨师聊天,了解经营一个饭馆所要面对的问题和后厨的工作流程以及管理方法等等。我做小买卖,我就非常注意研究顾客的心理,同样的货色,不同的推销方式,不同的摆放方式,就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我无论做什么买卖,都比同行的生意要好。 这样在北京摸爬滚打了五六年,到2007年的时候,我手头已经积累了一些钱,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投资项目。 有一天,我在王府井逛街,看见有许多小姑娘在卖花,她们走到逛街的人面前,说”先生,您要买花么?给您身边的小姐买束花吧。”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发现路人并不接受这种推销方式.很多人看见卖花姑娘就绕着走,有的即使被拦住了,也流露出厌烦的情绪,更谈不上买花了。那些卖花姑娘一趟街走下来,卖不了几束。 那几天,我就一直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换作我来推销鲜花,我要用什么方式才能让顾客比较乐于接受昵? 茶饭不思地想了好几天,晚上睡不着觉,我就去住处附近的夜市闲逛,我看见一个穿着一件大熊猫的衣服脸上画着黑眼圈的人在卖玩具,生意特别好,许多人排着队等着买!我心里一动:如果扮成小丑来卖鲜花,会不会很吸引眼球很招人喜欢?我从小就爱看马戏团的小丑表演,那些幽默滑稽的小丑总是让我看不够。 这个想法一旦冒出来就再也下不去了,我征求身边的老乡们的意见,没有一个人支持我的,他们的观点都是:小丑只有在马戏团里可以见到,突然在大街上出现.肯定好多人接受不了,没准还以为你是神经病呢。 可是这么多年做小买卖积累的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个不错的创意。无论如何,我想试一试。小丑鲜花初战告捷 说干就干。我找了家小裁缝店,给自己设计了套小丑服装,一半红一半黄的连衫裤和尖帽子,花了200多元。还用半个乒乓球做了个鼻套儿。然后买了口红,给自己涂抹了一张麦当劳叔叔的大嘴,再对着镜子反反复复练习做鬼脸。看着镜子我愈发找不到感觉了:就这么副样子。顾客能买账么?到了晚上,打扮成小丑的我,去花店买了几柬鲜花,忐忑不安地站在了后海的酒吧街上。路人看见我,纷纷围拢了过来:“哎哟喂,快看嘿,真好玩,这是干吗的?” 知道我是卖花的以后,一个小伙子说:“今天是我女朋友生日,她在酒吧坐着呢,你给她送一束花去吧!”当我把花送到那个女孩的手中,并模仿马戏团的小丑做了一个滑稽的鬼脸,用很卡通的声音祝福她生日快乐的时候,女孩开心得哈哈大笑,并且拉着我要和我合影。那个小伙子见到女朋友这么兴奋,一高兴,给了我500块钱。 那天晚上,后海的酒吧街上,最风光的估计就是我了,手里的鲜花被一抢而空,百分之百的回头率,还有不少中外游客争着和我拍照留念,一个晚上下来,我净赚了700多块! 初战告捷,我打定主意要开一间“小丑鲜花专递”店。事不宜迟。半个月之后,我的花店就在后海附近的旧鼓楼大街上开张了,门口的牌匾上写着“小丑送花,包你开心”,与此同时,我决定将自己的名字改成”宋非凡”—一非凡的创意,非凡的梦想,我喜欢非凡的人生。我的名片上印着:北京01号小丑宋非凡。 4平方米的小店,摆上花架,基本就没有人待的地方了.通常我都是站在门口上班的,客人来了,也只能站在街上和我谈买卖,这还不算什么,最辛苦的是里里外外全部是我一个人.每天凌晨,起床化妆成小丑,骑车去花卉市场上货,打理后再按订单送花上门,那时候就怕看见五环以外的单子,要累死我呀!夏天的正午,街上没多少人,只有我,在烈日下埋着头骑车,还要穿着密不透风的小丑装,那个汗呀,把脸上涂的颜料都冲没了,身上全部起了痱子,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每天把那套小丑装带在身边,等到了顾客家附近的时候,再找个地方换上。一天下来.有时候骑车下班的时候,骑着骑着,竟然睡着了。幸亏夜深街上车很少,否则真够危险的。 辛苦是辛苦,可是现在回想起那时候,记得的不是苦,而是那种创业的激情和梦想成真的幸福感。一个穿得花里胡哨的小丑,整天骑辆电动自行车,驮着个带“小丑花店”订花热线号码的鲜花箱子.满北京大街小巷地送花.这个“活广告”使我的小店订单源源不断,情人节时一天二三百份订单,忙不过来不得不拒接。 我永远不能忘记我将小店所赚的第一个一万元存进银行的瞬闻,心里那种感觉,真是像喝了蜜一样甜,觉得浑身都是劲,再苦再累我也不怕,因为看见前方的光亮了,我知道只要自己全力以赴往前奔,我梦想的一切就触手可及! 再接再厉又出奇招 由于生意越来越好,我租了一个更大的花店,又雇了三个送花的小伙子,我再也不用亲自风里来雨里去地满大街送花了.但我是个不安分的人,一闲下来,我就开始琢磨怎么样把我的“小丑鲜花”做得更有特色——其实北京城的鲜花都差不多,价格也都莲不多,可以琢磨的,也就是在这送花的方式上。 有一天我看电视,电视里一个魔术师在教观众表演魔术,我跟着试了一下.觉得很简单嘛,我想,如果我让我的店员也学会一些简单的小魔术,这样在送花的时候,给人家表演一两个小魔术,肯定特别有意思,特别受欢迎! 一整夜我都被自己这个想法激动得睡不着,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书店买了一本简单的教人玩魔术的书,自己先在家里练,练熟练了,再轮番培训我的店员们,现在我那些店员,哪一个都能现场玩几个魔术。这个服务项目一推出以后,口口相传,我花店的订花电话筒直成了热线! 生意火爆,我又相继开了两家分店.第三家店正在筹备之中,还开通了网上鲜花超市,为了防止别人克隆我的创意,我早早给“小丑花店”注册了商标,一年下来我的收入将近百万元!成功来的时候挡也挡不住,有时候自己想想都觉得像是在做梦! 我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赚钱是开心的,但是更开心的是看到自己的事业给别人带来的快乐。 这方面的故事真是太多了。比如一对夫妻吵架,妻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丈夫几次去向妻子认错,都被骂了出来,丈夫没办法,找到我们,我想了一下.觉得在妻子余怒未消的情况下送花肯定起不到什么效果.于是就事先准备了一个丈夫跪着的画像.旁边写着几个大字:老婆,我错了,请你原谅我!这样我们的店员去送花的时候,先给那位女士变魔术,三下两下,“哗”的变出那幅画像,把那位女士给逗得愉快地接受了那束鲜花。当天晚上,我们就接到那位丈夫打来的电话:“嘿,你们真神了嘿,我老婆自己回来了!” 事业步入正轨.我终于可以考虑和女朋友结婚了。来北京将近10年,苦苦奋斗了10年,如今的我,算是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事韭.爱情.房子,车子。现在花店的形势一片太好,还有很多外地的花店和我们联系要加盟,也许以后全国各地都能看见“小丑鲜花”昵!我相信,我的明天会更好! (未经作者许可,本文禁止转载、改编和网摘) 编辑/艾葭ajjia5200@aiten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