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城堡”现身河源古村落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近日,位于粤东九连山区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古村落,引发了国家文物局有关方面的重视。记者获悉,这个古村落位于河源市和平县兴井村,在不足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一个聚集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罕见的古建筑群落。近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广东省文物局由局长龙家有带队,专门派出一支专家考察队,近日完成了对这处
-
与意大利合作保护客家围屋 我市积极探讨抢救和保护客家围屋途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崇林世居屋群蔚为壮观,但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不少房屋已残破不堪。
市人大代表和有关工作人员在参观崇林世居。
崇林世居年久失修,部分墙体已坍塌。
核心提示
惠阳区尚存有100多座客家围屋,数量之多、风格之全居我市各县区之首,但大部分围屋得不到保护和维修,成为危房。对此,8月7日,
-
秋长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千年客家文化,百年红色经典”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叶挺故居每年都吸引不少游人。
会龙楼依旧气势磅礴。
当地老人在讲述碧滟楼历史。
游客在叶挺故居参观拍照。
2008年12月23日,第4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授牌仪式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惠阳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惠阳区规划
-
万石楼风华尽 临拆除惜别离这座位于大亚湾澳头的大型客家围屋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万石楼正门两侧还写着“暂时不拆”。
万石楼造型独特的屋檐。
颇有气势的万石楼。
年久失修,有几个房间只剩下了木框。
庄严的古楼伫立于大亚湾澳头岩前村外的荒野,它的眼前,大亚湾工业区的繁华清晰触目。万石楼,这个有着260年历史的古楼,曾居住着刘氏宗族的族人。随着大亚湾经济
-
古城迟暮 三户留守惠东多祝镇田坑古城融广府、潮汕、客家建筑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古巷深深。
古城大门上没有牌匾或对联,偌大的城堡显得随意自然。
陈氏宗祠里,七对功名牌匾展示着陈氏先祖的荣耀。
这样的望楼曾有七座,寓意“七星伴月”,如今仅存两座。
红砂岩、古城墙,占地12000多平方米惠东县多祝镇长坑村的田坑古城有着明显的明代建筑印记,它的建筑风格同
-
“山城”五月访桐花:——苗栗“客家桐花祭”侧记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说实话,在我的江西老家也有桐花,也许是见惯了,从前没觉得有什么稀罕的,但到了台湾之后,才惊觉桐花原来这么美,美到了要办一个专门的盛会来欣赏。
苗栗素有“山城”之称,热情淳朴的客家人便在这群山叠嶂之间世代生息,并传承着有深厚底蕴、别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从台北到苗栗坐一个半小时台铁,顺利会师负责行程
-
客家围屋,离世界品牌还有多远?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叶伟贤文/图 客家围屋俗称土围子,有“东方古堡”的美誉,和福建土楼、广东围龙屋并称客家三大名居。龙南拥有376座围屋,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拥有围屋最多的县”称号。近年来,该县成功开发了关西围、栗园围、渔仔潭围等客家围屋旅游景点,客家围屋品牌效应逐渐形成。 客家围屋:围不住的魅力 “客家围,
-
土楼“三杰” ――记永定客家土楼的三位民间艺人
-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李天生:
唱响山歌情满怀
“八月十五看月光,看到鲤鱼腾水上;鲤鱼唔怕飘江水,连妹唔怕路头长……”在土楼里我们看到这位年逾八旬“山歌大王”正在演唱客家山歌《八月十五看月光》。这回响在土楼里的歌声,音调雄浑,节奏沉 稳,饱含着深情意,凝聚着希望……
1955年7月,李天生在县“千人山歌擂台赛”上
-
传承客家山歌的少儿合唱团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在日益城市化的龙岗,一所小学的歌唱团将悠久的客家山歌与现代儿童歌曲相结合,既在少年儿童中普及了声乐知识,又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了客家山歌
-
台乡故土 两岸情浓 ――两岸媒体首次携手“重走
-
作者:张锋育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客家母亲河汀江畔采访。
在上杭客家族谱管采访。
在古田中兴洋兰科技示范场采访台商王永森。
三百多年前,闽粤千百万客家儿女跨海东移台湾,走出了一条漫长艰难的客家迁台路。近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台湾海峡两岸广播电视交流中心以及台中太阳、新客家、宝岛客家、苗栗大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