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东江时报>  与意大利合作保护客家围屋 我市积极探讨抢救和保护客家围屋途

与意大利合作保护客家围屋 我市积极探讨抢救和保护客家围屋途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6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07版(市人大“代表...)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挂接】

【全文】

崇林世居屋群蔚为壮观,但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不少房屋已残破不堪。

崇林世居屋群蔚为壮观,但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不少房屋已残破不堪。

市人大代表和有关工作人员在参观崇林世居。

市人大代表和有关工作人员在参观崇林世居。

崇林世居年久失修,部分墙体已坍塌。

崇林世居年久失修,部分墙体已坍塌。

核心提示

惠阳区尚存有100多座客家围屋,数量之多、风格之全居我市各县区之首,但大部分围屋得不到保护和维修,成为危房。对此,8月7日,参加市人大“代表统一活动日”活动的惠阳区第三组人大代表积极督办《关于抢救和保护惠阳区客家围屋的议案》(转建议),并展开调研。

建议内容

分类抢救和保护客家围屋

在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曾克勤等30名代表提出的《关于抢救和保护惠阳区客家围屋的议案》认为,客家围屋是古老客家民系世代繁衍生存的居所,是客家人对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的独特贡献,也是承载客家传统文化的博物馆。惠阳区现存的客家围屋中,有相当一部分保存较好,如镇隆镇的崇林世居、秋长街道的会龙楼、碧滟楼及良井镇霞角村客家围屋建筑群。然而,由于历经数百年风吹雨打、雷击火焚,加上得不到保护和维修,不少客家围屋成为危房,房屋倒塌,部分文物被盗或丢失。抢救和保护客家围屋已刻不容缓。

曾克勤等建议,组织专业人士对惠阳区现有客家围屋进行调查,编制《惠阳区客家围屋抢救和保护规划》,用10年的时间分期分批进行维修保护;提升客家围屋保护级别,申报一批客家围屋列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 “广东省古村落”,争取有更多的客家围屋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市、区财政每年拨出客家围屋抢救和保护专项资金,对历史悠久并有一定社会地位及知名度、但目前濒临倒塌的客家围屋进行抢救性维修;合理有效利用文物旅游资源,在合理保护前提下,对客家围屋进行必要的包装、宣传、推介,然后利用经营利润进一步做好日常维护,形成良性循环。

围屋现状

100多座围屋大多需修葺

8月7日,市人大“代表统一活动日”活动期间,惠阳区第三组人大代表首先前往惠阳区镇隆镇崇林世居了解其保护现状。

崇林世居建于清朝嘉庆三年(1798),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我市目前发现面积最大的客家围屋。有关史料记载,围屋依山而建,前低后高,由池塘、禾场、首围、祠堂、望楼等5部分组成,总面积13824平方米,内有住房262间,9厅18井,围屋建筑采用了石刻、石雕、木刻、木雕、瓷嵌、笔画等大量的传统技艺及大量工艺品,整体风格古朴典雅。围屋远看像一座城堡,墙高9米,厚近1米,长宽均超过百米,墙上散布着数百个枪眼。围墙上设有“走马道”,极具防御功能。另外,其建筑系统还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中和谐、祈求万世开太平等理念。

历经数百年风雨,原住居民如今大多搬离崇林世居,围屋大部分瓦砾满地,杂草丛生。2007年起,惠阳对崇林世居进行修缮,目前已投入300多万元,修复了围屋中轴线上的最重要的建筑祠堂和望楼,其他各项修葺还在进行中。

当日,代表们由崇林世居大门沿中轴线参观,对修葺一新的祠堂和望楼的维修和保护表示赞叹,数百年客家围屋的雄伟和俊美让人折服。然而让代表们忧心的是,虽然崇林世居的中轴线上的堂屋保存较好和已经修复,但其横屋大多倒塌,望楼上的一些西方风格的砖雕还被撬走,和许多客家围屋“同病相怜”。

“惠阳区有100多座客家围屋,大多都像崇林世居一样需要修葺,这项工作艰巨而漫长。”代表们纷纷表示。

代表声音

最大困难是资金问题建议设立专项基金

在座谈会中,代表们与市文广新局、市规划建设局、惠阳区政府、惠阳区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就如何抢救和保护惠阳区客家围屋,挖掘和发扬客家围屋所承载的优秀文化传统展开探讨。

曾克勤代表说,如何传承客家人的优秀传统、通过客家文化遗产去教育下一代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惠阳的客家围屋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然而抢救和保护客家围屋的任务非常艰巨,需要投入资金大,且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

曾克勤认为,抢救和保护客家围屋首先要做好规划,先是普查、分门别类、控规,然后分轻重缓急,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先将最有价值的客家围屋抢救下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保护好客家围屋的原貌,不能在保护中破坏。”

曾育良代表也认为,抢修和保护客家围屋要做好规划,同时要注重挖掘客家围屋的深厚内涵。“抢救和保护客家围屋能传承中华民族古老建筑文化,能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传统。”曾育良说,惠阳客家围屋很多文化资源有待挖掘,如《崇林世居十句育人格言》第十条 “和乡邻”:“凡属乡邻,非戚则友,无论贫寡,接待宜恭。”如今的惠州很多人来自五湖四海,新老客家共聚一方,200多年的崇林世居留下的精神财富依旧让人们受益。

客家围屋承载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许多代表的认同。李富国代表认为,可以通过一定的载体,如陈列展览来宣扬客家人“勤俭、勤奋、尚学”的精神。文玉英代表说,客家人的“艰苦奋斗”、“包容”、“崇文重教”、“崇善积福”、“厚德载福”等优良传统,需要我们考虑用一个适当的载体来让全社会知道。文玉英提议,抢救和保护客家围屋,要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包括人力、资金和制度等方面,以保证这项工作能延续下去。

抢救和保护客家围屋,面临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叶茂庭代表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设立专门保护基金,资金的来源包括政府的拨款、企业商人、慈善机构、市场开发等方面,使得抢救和保护能延续下去。同时,叶茂庭说,媒体应加强对抢救和保护客家围屋的宣传,让社会知道客家围屋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形成全民保护和长久保护的意识。

部门回应

惠阳区政府今年至少申报3个省级文化保护单位

惠阳区副区长张莉兰说,惠阳区具有非常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包括具有历史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的众多建筑群。近年来,惠阳区大力开展客家围屋的保护工作,并于2008年将秋长申报为我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为保护其它镇的文物特别是客家围屋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张莉兰说,惠阳目前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文物保护单位48处,新发现文物有68处,今年将申报至少3个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同时,惠阳区还加大文物普查的宣传力度和全力推进田野调查,深入挖掘每个镇、村的历史文化,制订相关的保护措施,委托规划部门对全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周边地区详细性的规划。此外,惠阳区政府还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抢救和保护客家围屋。

市规划建设局

吸收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先进观念

市规划建设局副总工程师商红新说,5月18日至21日,意大利建筑学院建筑专家考察我市城市设计和客家建筑,到惠阳区客家围屋实地考察,确定我市为意大利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更新、利用及城市设计等方面合作交流的地区之一。意方在惠阳区选取了两个客家建筑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村庄作为双方开展合作的项目。近期,意方将再次派人到惠阳区实地调研和商谈合作事宜。

商红新说,市规划建设局将充分利用好这次合作交流机会,吸收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更新、利用等方面的先进规划观念,创新规划理念和提高规划水平,抢救和保护惠阳区客家围屋。此外,该局还将与惠阳区规划建设局紧密配合,争取尽快完成该项目的规划编制任务。

市文广新局

我市已审定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

市文广新局文物科科长李杰说,该局草拟的《惠州市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已在近期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审定通过。同时,将深入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逐步推进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和维修,如通过旅游、供电、交通等部门和村民集资方式,对崇林世居的崇林楼全面修缮,完善通往该村的道路和供电设施,并对其整体开发,形成餐饮、农家乐、摘荔枝等旅游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

他建议,要善于将文物保护工程进行项目化,在历史资料收集、特色和亮点品牌打造、配套经营设施、产业链的开发等方面争取突破,通过项目加快资金筹集,达到保护、开发和利用客家围屋的优化目的。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侯县军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