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新山野气息吃出来胡须鸡、山坑螺、客家山水豆腐也是南昆山的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金灿灿的胡须鸡很是诱人。
◆客家酿豆腐。
山坑螺。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采集
上周一,本栏目刊登了《观音菜 不可错过的美味》一文,反响热烈。有读者打来电话,去南昆山旅游,吃到的美味不止观音菜,还有胡须鸡、山坑螺、山坑鱼、客家山水酿豆腐等美味。今天,小记就为读者介绍其他几
-
加强联络沟通促进交流合作市领导走访中央新闻媒体、北京客家海
-
作者:廖振华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日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第二十五届世客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曾祥辉带领有关人员赴京走访中央新闻媒体、北京客家海外联谊会等机构,加强联络沟通,促进交流合作。
曾祥辉一行在新浪网总编辑陈彤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位于北京中关村理想大厦的新浪总部相关部门,并欣然接受《新浪直播间》的现场视
-
岭南新民居改变村民生活方式惠州示范点位于惠城三栋鹿颈村,1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①、图②:具有客家风情、居旅品味、经济适用的岭南新民居。本报记者 王 剑 桥摄
位于惠城区三栋镇鹿颈村的“广东省名镇名村·岭南新民居示范点”15栋新居昨日落成。鹿颈村岭南新民居作为我省3个岭南新民居示范点之一,由岭南新民居示范点、文化广场、老村庄改造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25
-
四省七市金融界代表聚首梅州共商推动客家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近日,2012年闽粤赣湘边际金融协作组织暨粤北四市金融合作会议在梅州召开,来自福建省龙岩市,广东省梅州市、韶关市、河源市、清远市,江西省赣州市,湖南省郴州市等四省七市的人民银行代表,梅州市政府金融工作局、梅州银监分局、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代表共160多人参加会议。
据悉,龙岩、梅州、韶关、河
-
客家擂茶会街坊乐趣多热心街坊常邀请邻居朋友去家里喝擂茶,三
-
作者:李榕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李榕
春节后首次擂茶会,众街坊一人一碗擂茶很开心。南都记者李榕摄
■榕进万家
负责区域:翠竹、东晓、东湖、莲塘、清水河街道
社区报料Q Q群:102225205
走街串巷,家长里短,我是社区记者,期待走进你的社区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今天擂不擂?”“擂。”这样的对话
-
梅州平远首届桐花节开幕 朱泽君宣布开幕并为广东客家画院写生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朱泽君宣布梅州平远首届桐花节开幕。
梅州平远首届桐花节开幕式现场。(高讯摄)
本报讯(记者刘遐昶特约记者朱双玲)昨日上午,市委书记朱泽君在平远五子石景区宣布,梅州平远首届桐花节正式开幕。这次活动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广聚八方宾客,劲推“休闲胜地、生态慢城”和“何必舍近求远、休闲请
-
白蕉镇的客家咸茶摈弃了传统擂茶中的荤食,只保留了素食部分,
-
作者:刘京名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平日里乡邻小聚,也都是煮上一锅咸茶,大家一起分享。
客家咸茶用茶叶、花生、黄豆、芝麻和蔬菜制成。
(六)斗门客家咸茶
发掘地:
斗门区白蕉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咸茶(2010年6月被列入珠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茶文化,在广东最风行是广
-
为了客家故事再上荧屏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几个主要女演员在拍戏。正中为女一号蒋欣饰演的林盛金。
□何志溪 文/图
根据福建省委巡视组副组长、客家女作家何英原著《抚摸岁月》改编的26集电视连续剧《土楼里的女人》(暂定名,原名《抚摸岁月之客家红》),自开机拍摄以来,工作已近尾声。我有幸被该剧组聘为“民俗顾问”,多次到剧组和拍摄
-
小小年纪爱唱客家山歌守望民间关注传承3名惠阳客家女孩成为传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潘玮(左)、黄芊芊(中)、邓佩怡(右)现场演唱客家山歌。
系列报道之一
开栏语 惠州文化有兼容并蓄的开放特点,在社会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既包容粤、潮、客三大地方文化,又有自已独特风格的民俗文化。农民画、舞火狗、渔歌、客家山歌等民间艺术形式隽永,风格独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民族民间文化濒临失传
-
了解客家文学的一扇窗口
-
作者:罗青山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文学是中国地域文学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应该有一席之地。然而,由于梅州地处边远山区,文学园地较少,梅州作家尤其是本土作家的作品大都散见于全国各地的报刊、网络,如繁星点点,遍布天宇,难以展现其整体实力,形成集群效应,因而不能对梅州客家文学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客观的评价。于是,便萌生了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