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老印象》笔墨留住客家之美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张帆 通讯员边疆红)昨日,由平湖街道党工委宣传部主办的《深圳老印象——郭锦山国画迎春展》在风景优美的平湖街道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展出。来自各界书画爱好者和平湖街道书画协会会员及市民现场感受笔墨中的客家之美。
郭锦山,1956年生,现为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大芬美术产业协
-
客家土楼里的“回归潮”:从外出打工到回家创业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中西合璧、富丽堂皇的振成楼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客家土楼中的“土楼王子”。它坐落于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中,迄今已有逾百年的历史,1990年对外开放以来已吸引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游客前来参观考察。李乐也被振成楼引来,不过她不是外来的游客
-
闽西客联会专家学者赴川渝贵考察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钟德彪) 4月12—24日,市政协原主席、闽西客家联谊会会长林仁芳带领有关专家学者一行7人,赴四川、重庆、贵州考察客家文化,旨在增进闽西与川、渝、贵三地有关客属社团之间的交流,为做好闽西客家外迁课题积累资料,建立双方联系互动机制。
考察组一行先后深入四川省成都市洛带镇、仪陇县马鞍镇、
-
游客观光意象与地方依附感关系之探讨 -以高雄县美浓镇为例
-
作者:陈慧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观光意象 地方依附感 客家文化观光
-
描述:升學、工作或旅遊不斷的與地方產生互動,進而產生對地方的依附(Relph, 1976)。地方依附感源於個人與環境產生特殊的情感與記憶的經驗,並與地方的物理條件和環境,產生情感和評估的知覺反應
-
天主教在屏东万金的生根发展(1861-1962)
-
作者:黄子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平埔族 族群关系 本地神职人员 传教 道 员 天主教 道明会 万金
-
描述:神父的養成過程。從這三個枝幹,再個別瞭解關於教友家族、傳教員工作、日治時期和戰時台灣天主教的處境發展、台灣第一位本籍神父珣茈羲漕丹漶B戰後台灣山地部落的開教,和台灣本土神職的培育環境等各項小主題。
-
论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之建置与设计—期盼促进公共讨论的NCC—
-
作者:孙德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通讯传播 独立机关 独立管制委员会 公共讨论 公共论坛 政府改造
-
描述:的需要性。一方面,期待管制機關積極介入市場導正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不應該忽略媒體監督政府的功能。因此管制機關必需同時對政治力量與商業力量有所區隔。同時臺灣特殊的民主轉型經驗,使得通訊傳播管制機關的獨立性設
-
台湾客家运动之研究(1987-2000)
-
作者:曾金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运动 新的客家人 社会运动
-
描述:直接參政;二是菁英份子直接回到原鄉,凝聚族群共識。
第一種路線的客家菁英,以族群意識做為個人的政治資源,是一種無法避免的現象,事實上兩者間並無衝突。
第二種路線認為回到客家社區,從事客家文史工作,宣傳運動理念,自己所創造、詮釋的客家文化,才具有主動性和實踐力,不致於變成疏離群眾的菁英。
-
多元文化态度与音乐偏好─以族群为面向之桃园县国小学童调查研究
-
作者:胡佩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态度 音乐偏好 族群 童谣
-
描述:極;音樂學習經驗達5 年以上的學童,其童謠偏好最為消極。
六、學童的多元文化態度與童謠偏好並無相關。整體多元文化態度及各分量表的積極與否,並不影響其童謠偏好。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就教學實務、教育行政單位,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若干建議,作為相關教育工作者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
客语生活学校与社区组织协力治理之研究-以桃园县中平国小布马
-
作者:彭成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布马阵 社区资源 社区组织协力治理
-
描述:的中平國小布馬陣活動之校長、主任、組長、教師、學生、家長、社區文史工作者或耆老以及桃園縣政府教育局客語生活學校的兩位委員為對象,分別進行訪談。 本研究之結論歸納如下: 一、桃園縣國小實施客語生活學校與社
-
新北蓝绿攻防选情持续升温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4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就业机会,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与资源;增建大型医院,解决医疗资源不足问题;增建公园绿地、休闲场所及运动中心。朱表示他会让民众有更好的工作与读书环境、更健全的医疗设备、更安全的居住环境,提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