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罗畲语里汉语借词研究
-
作者:甘春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畲族 少数民族语言 汉语 借词 客家话
-
描述:畲族和汉族人民从古至今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尤其是和汉族客家人的关系,一直是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共同关注的焦点。由于畲族人民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生活,因此畲语里保存了大量的汉语借词,这些汉语借词的分布情况如何,分别是来自哪些汉语方言的借词,反映了怎... >> 详细
-
客家方言中的中古汉语语词考略
-
作者:田志军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古汉语 词汇 客家 方言
-
描述:汉语方言都具有存古性质,而江西上犹客家方言中,至今还保留着汉语中古时代特点的词汇。通过描写若干客家方言中保存的中古汉语常见的语词,现代汉语方言和历史文献相互印证,说明客家方言中某些语词的历史来源,对于目前客家方言历史来源问题,客、赣方言分合等问题的解决都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
观澜古村遇上版画
-
作者:张光照
期号:第3期
来源:文化月刊(下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版画艺术 艺术家 深圳 产业基地 原创 古村 客家 文化产业 现代化 交易会
-
描述:的原生态美妙图画。在这片山水田园中,至今完好地保存着观澜古墟、客家村落、古碉楼群、百年老校等古老文明和近代文明的文化遗迹。在迈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深圳寻求着文化的支撑。当文化产业作为深圳未来的支柱产业时,深圳选择了观澜,而观澜选择了版画。
-
宁化再现木活字印刷
-
作者:连允东
期号:第6期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活字印刷术 宁化 木活字 老年人 族谱 客家先民 映入眼帘 八仙桌 活态 字模
-
描述:我国濒危的木活字印刷术,在客家祖地宁化活态地保存了下来。位于宁化县城西南部的方田乡禾岭下谢应生一家,就是现在仅存的5家木活字印刷术作坊之一。走进谢家厅堂,映入眼帘的是八仙桌上堆满了待雕刻的指甲大小的长方形木字模粗坯,桌边一位精神抖擞的老年人正聚
-
岭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研究
-
作者:骆茜 陈波
期号:第11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分析法
-
描述:利用地理学中的空间结构分析法,从空间分布概况、分布类型以及分布密度对保存完好的岭南传统村落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其空间分布状况和分布特征为:岭南传统村落大部分集中在粤中地区,并呈现客家文化圈、广府文化圈和潮汕文化圈的文化特征。
-
千佛塔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塔 社会发展进程 印度佛教 建筑文化 建筑形式 中国传统 佛教建筑 建筑类型
-
描述:、铁塔等;就其功能与性质来分,大致为宗教塔、航标塔、灯塔、军事瞭望塔、风水塔等,而风水塔则又分为主管人文兴旺的文昌塔、文峰塔等和弥补自然环境的水口塔、镇风塔等。在南粤客家各县市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这一建筑文化瑰宝,在本期和下一期文化瑰宝栏目中,我们将分别予以介绍。
-
福建民间谚语拾零
-
作者:士心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谚语 福建 民族文化特征 土著民族 上古时期 北方移民 民族生 畲族
-
描述:福建的民间谚浯源远流长。畲族是八闽大地上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现在仍流传的许多畲族谚语.保存着古代闽人的民族文化特征。在上古时期.当福建土著民族生息在闽山闽水之间时.便有了自己的谚语。当北方移民流人福建后.又产生了自己的谚语。闽谚显出了鲜明的兼容特色。如客家谚语“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
福建汀州城址勘查
-
作者:王子奇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 汀州 客家 城址
-
描述:2009年11月,笔者对闽西客家地区进行了田野勘查,汀州城是该区域文献记载较为清楚、遗迹保存相对较好的一处城址。该城于唐大历间迁治今地,宋治平间扩城、明末再次扩城,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城市形态和街道格局也有所改易,体现了汀州城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
-
上犹平富发现大型客家民居群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摄影爱好者在该客家民居前参观拍摄。
具有客家特色的屋檐。
一民居大门。
本报讯 黄传章报道:近日,在上犹县平富乡发现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清代客家民居群。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又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客家先民在大规模南迁中,大多选择了偏僻荒野的山区居住,
-
社区如何展现能动性:在地与空间的研究,以台湾竹北六家地区为例
-
作者:刘如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资产 社区营造 客家文化 新瓦屋 花鼓队
-
描述:的客家文化和認同,像「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以傳統客家聚落所構成的展覽中心,及「新瓦屋花鼓隊」,一個以客家音樂與舞蹈的在地表演團體。我將調查其脈絡性與歷史在這些活動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我將會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