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国的汉语
-
作者:李欧
期号:第9期
来源:世界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泰国华人 中国汉语 中文报纸 书面汉语 中文报刊 粤方言 普通话 泰语 现代汉语 客家方言
-
描述:年代,由于当时的国际氛围,中文报纸被全部禁绝;中国改革开放后,中泰关系越来越融洽,20世纪80年代至今,又有了七八种中文报纸,都集中在曼谷。
-
“客家”称谓年代考
-
作者:刘丽川
期号:第4期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客家称谓 客家第四次大迁徙
-
描述:,“客家史”也难于动笔。笔者近年侧重研究清初“湖广填四川”和“迁海复界”所引发的客家移民运动。这一考察经常涉及“客家”称谓问题。本文即在对四川、广东、福建、台湾、南洋移民考察的基础上 ,提出“客家”称谓的出现应在“客民第四次大迁徙”的康熙至乾隆年间 ,而且是以“他称”率先出现在广州府、肇庆府的粤语区域内。“他称”转为“自称” ,作为客家民系整体说来 ,则应是咸、同年间“土客大械斗”之后。
-
迁徙之痛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3期
来源:杂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秦国推行“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老百姓不能随便搬迁,那些愚昧迟钝以及扰乱农事的百姓,没有其他谋生办法,只能老老实实种地)。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中国发生大饥荒,安徽、河南
-
“在路上”的千年回望:马卡丹散文论
-
作者:黄发有 杨会
期号:第5期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情结 客家人 文化散文 家园意识 身份认同 游记散文 散文集 客水 追根溯源
-
描述:马卡丹是客家人,从上世纪90年代致力于散文随笔创作以来,笔耕不辍,他的散文以真挚的情怀追忆着客家,诠释着客家,他以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为客家文化孜孜不倦地做着注脚,为客家民族精心制作着一张张饱含深情
-
李金发与象征派诗歌
-
作者:林运来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象征派诗歌 李金发 《小说月报》 美术学校 文学研究会 勤工俭学 艺术院校 上海美专
-
描述:》等刊物上发表作品。1925年11月出版第一部诗集《微雨》,最早将法国象征派诗歌带进中国诗坛。40年代曾任驻伊朗、伊拉克大使馆一等秘书,后移居美国。
-
谢天良:“法”助他人“搏”写人生
-
作者:杨舒霞
期号:第7期
来源:杰出人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 谢天良律师生于香港长于香港,身上却带有典型的客家人的精神风貌,热情洋溢,刻苦勤奋,坚定执着。他的父亲从家乡丰顺于上世纪50年代移居香港,故而不难理解他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客家人的精神与风范,这也是客家人
-
论中央苏区的客家教育
-
作者:邬开荷
期号:第6期
来源: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30年代 教学方法 客家地区 教育发展 毛泽东 学龄儿童 教育事业 领导干部 教育体系
-
描述: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的客家教育兴旺发达,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推动了红色政权的建设。本文拟初步探讨30年代中央苏区客家教育发展的概况及其原因与历史作用。
-
2004年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感言——代综述
-
作者:谢重光
来源: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做感言比较合适。
-
中国五大方言分裂年代的语言年代学试探
-
作者:王育德
期号:第8期
来源:当代语言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区 广州方言 年代学 分裂 苏州方言 客家方言 现代方言 汉语 对照表 吴越
-
描述:,东齐,青徐,(4)燕代,晋之北鄙,燕之北鄙,(5)陈楚江淮之间,(6)南楚,(7)吴越。其中秦晋语记述特详,似有标准语地位。燕之北鄙,南楚,吴越似不属汉语。问题是古方言如何过渡为今方言状态。
-
大成集汉隶 一代开书风:伊秉绶书法浅析
-
作者:郭舒
期号:第10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书风 汉隶 中国书法 隶书 扬州八怪 碑学 二十年 帖学 书法风格
-
描述:骚;较黄慎后67年又有一名贤杰出生于此,这便是一代书坛巨擘的伊秉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