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语音负迁移角度看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一项梅县客家方言与英语
作者:李裕娴  期号:第3期 来源: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音  负迁移  梅县客家方言 
描述:从语音负迁移角度看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一项梅县客家方言与英语
在迁徙中不断融合的客家文化
作者:刘正刚  期号:第9期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射状向四周扩散,其中以向西跋山涉水进入四川,向东渡海进入台湾,甚至漂洋过海向境外发展最为凸显。
客家方言在大学生英语语法习得中的负迁移:以梅州客家方言为例
作者:蔡永贵 朱金华  期号:第4期 来源:池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英语语法  习得  负迁移 
描述:暂无
闽西连城客家源流探析
作者:周雪香  期号:第2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连城客家  来源  播衍 
描述:当广泛,既向省内各县市迁移,又向广东、江西、湖南、浙江、广西、台湾等省迁移,其后裔有的仍为客家人,有的成为非客家人。
广东方言地理分布及其文化景观
作者:司徒尚纪  期号:第3-4期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粤语  闽南语  口约  方言地理  客家话  语言  文化景观  方言岛  增城 
描述:东现代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是历史上长期以来各种方言相互取代、交融、渗透和影响的产物,同时也是一个由点到面的不断扩散、辐合、叠交的空间过程.其动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古代移民方式,以此奠定了广东方言地理的基础.
壮族与客家杂居的空间结构分析:壮族与客家关系研究之一
作者:袁丽红  期号:第1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  客家  杂居  空间结构 
描述:聚居的特点,这种分布格局的出现是和历史上客家与壮族的迁移以及民族融合密切相关的。
千年走马——客家的历史事件与社会变迁
作者:严峻  期号:第S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事件  客家民系  客家研究  罗香林  湖广填四川  客家人  郑成功  收复台湾  明末清初  客家文化 
描述:些历史事件联系在一块的。与客家第四、五次大迁移的联系最为紧密的,应该是如下六个事件:
广东客家围龙建筑文化探析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科学与财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建筑文化  粤东围龙屋  粤北围楼 
描述:客家人原祖籍地为中原,是中国中原民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于闽粤赣地区,然后扩散到海外。客家先民几经辗转迁徙,在迁徙、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主要是畲、黎、瑶等族祖先)融合,形成独特的客家民系,并发展出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
“川闽客家合作前景广阔”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请问陈教授,你能否介绍一下你的身世?对闽西有何感想? 【陈世松】根据世代留传下来的一部家谱(四川三台《陈氏族谱》)记载:“吾族自闽省以来,未暇悉载。但即延平府贡川迁于龙岩州漳平县永福里蓝田乡,建置宗祠,祠宇相传,约有十余辈。”祖先来不及悉载的家世,留给我这个学历史出身的后辈来整理。为探寻祖先
明清时期流民与粤东北山区开发
作者:周伟华 黄志繁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  粤东北  流民  山区开发  生态 
描述:区生态的恶化和资源的紧缺,从而引发了清中期粤东北大量人口,向赣南、粤中等地区迁移。因此可以认为,明清时期粤东北的流民活动,对粤东北山区社会风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