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281)
学位论文(821)
报纸(279)
图书(80)
会议论文(54)
视频(16)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281)
学位论文 (821)
报纸 (279)
图书 (80)
会议论文 (54)
视频 (16)
按年份分组
2015(16)
2014(1600)
2013(107)
2012(122)
2011(129)
2010(132)
2008(89)
2007(81)
2006(42)
按来源分组
客家研究辑刊(89)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4)
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3)
中国医药指南(2)
广东医学(2)
东南传播(2)
基层医学论坛(1)
文学教育(中)(1)
现代园艺(1)
体育世界(学术版)(1)
文学之笔,历史之殇——试析蓝博洲文学创作
作者:刘津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蓝博洲  小说  报导文学 
描述:以侯孝贤电影《好男好女》的编剧脚本,来分析该部电影的改编蓝本——蓝博洲《幌马车之歌》的文本特点,并简要概述蓝博洲主创的40集纪录片《台湾思想起》的相关内容和文化影响。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研究
一部创新的客家民俗志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钟福民 近读罗勇、龚文瑞两位先生的合著《客家故园》,让我对客家人的文化和生活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民俗志的书写方式,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以为,这是一部极具创新意义的客家民俗志。 著作的创新表现在全书渗透了作者深刻的历史意识。作者在著作中开宗明义地探讨了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为我们解读客
非客家因素对兴国山歌的影响之探讨
作者:杨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兴国山歌  非客家因素  影响  探讨 
描述:采样、记录分析等手段,整理分析兴国山歌多数曲谱的歌词、旋律、调式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规律,以期为兴国山歌的非客家因素获得一些理论上的依据。
从记忆重构的视角看珠玑巷南迁传说对当地发展的推动作用
作者:温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集体记忆  社会记忆  重构  南迁传说  珠玑巷 
描述:理论,分析当地政府如何用珠玑巷南迁传说吸引珠玑巷移民后裔前来投资、发展当地经济的事例以及当地政府在社会记忆重构这一重要过程中起的领导作用。在论文的结尾,并以珠玑经验为基础给拥有相似潜在资源的地区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现代汉语“有+VP”格式研究
作者:任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有+VP”  句法  语义  虚化  认知 
描述:性,从而论证了“有+VP”是述宾短语,其中“有”是实义动词,表示“存在”的语义。同时我们分析了相关格式“有+所+VP”。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九十年代后新兴的一种“有+VP”格式,主要从语义
客家花布产业发展之研究:以资源基础的观点
作者:李怡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花布产业  资源基础的观点  地方文化产业 
描述:所出發,故其發展規模可能會因此而有許多限制,依大環境的經濟不景氣、產業專業知識的缺乏及創意的有限性等三項由外部至內部分析的面向作敘述,但本研究以資源基礎的觀點來分析,著重的是產業內部所持有的資源
客家山歌歌词研究:以数字为句首的山歌为例
作者:叶琼枝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畬族语言  以数字为句首的山歌  四县腔客家话  山歌 
描述:與山歌歌詞聲調對應的必然性,還原山歌歌詞特殊客語詞彙的原意及其背後深層的文化意涵,及透過客家山歌與畬族山歌歌詞的分析比較,探討客家山歌的起源。本研究証明了兩個論點:(1)情歌在本研究山歌語料中占
永定下洋侨乡的社会变迁
作者:于佳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永定下洋  侨乡  客家  社会变迁  认同 
描述: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加强他们的互动,为下洋侨乡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文探讨的一个重点。本文采用宏观观察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以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民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两百年围屋曲水楼惊艳亮相 ■是惠阳区文物普查新发现■该围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曲水楼一角。 曲水楼大门。 ▲曲水楼外观。 ◆曲水楼内部。 本报讯 日前,惠阳区文物普查队在开展文物普查田野调查作业时,在淡水洋纳村发现了一座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大型清代客家
建议申报一批客家围屋入列“省级”代表委员就保护文化遗产出谋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位于惠阳区镇隆镇的客家围屋崇林世居。 东江时报记者严艺超 摄 三会热点 珍贵的历史文物是文化遗产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在连日来召开的市“三会”上,有关保护文化遗产的话题不绝于耳,代表、委员们纷纷就如何保护我市的文化遗产出谋献策。市人大代表曾克勤、危振文分别向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提议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