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土楼里的“新”农民
-
作者:刘永良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摇身变“演员”。湖山乡农民李福渊(右)身怀绝技,被聘为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的演员。他同时能演奏9种乐器,成了“一个人乐队”,给游客带来意外的乐趣。
摇身变“老板”。洪坑村的林尚上开办了一家土楼旅游纪念品和土楼特产的专卖店,当上了“老板”。像林尚上这样靠参与旅游服务增收的土楼农民越
-
便当打成包袱卖:台湾客家文化吸引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据中新网4月4日报道台北县三峡镇客家文化园区餐厅准备的“客家花布便当”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因客家先民习惯在天井间活动,用餐时便以海碗装满饭菜,然后穿梭各家门。客家便当,以客家圆楼形状做餐具,配上鸡腿菜饭、客家牡丹花布,打成出远门的包袱模式,颇能吸引众人目光。
台北县是全台客家人口最多的县市
-
满堂客家大围将举行旅游文化节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笔者从韶关市旅游局获悉,始兴县福满堂旅游文化节将于9月28日至10月5日期间隆重举行。本次活动将以“宾至始兴从始兴,客游满堂福满堂”为口号,在满堂客家大围景区盛大开幕,并在隘子镇、深渡水瑶族乡和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几个景区中举行一系列的活动。
据介绍,始兴县委、县政府将主办此次活动,并以
-
百名老太3天排出“惠州秧歌” 圣火惠州传递途中9大表演点洋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在30.78公里的奥运圣火惠州传递中,沿途安排了9个庆祝表演活动点,有李家拳的醒狮、河南岸的腰鼓队、小金口的麒麟队、龙门县的舞火狗等表演,这些有着浓郁惠州客家风情的表演,不仅赢得了市民的热烈欢迎,也为圣火惠州激情传递赋予独特的魅力。
文笔塔下
为演醒狮祝福彩排2个多
-
日治時期客家地區鸞堂發展:以新竹九芎林飛鳯山代勸堂為例
-
作者:鄭寶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鸞堂 扶鸞戒煙法 楊福來 嘗會 新竹九芎林飛鳯山代勸堂
-
描述:概況。扶鸞戒煙法傳入後,分別於日治初期在北臺灣及西來庵事件後在中南部掀起二波發展高?,尤其盛行客家地區。北臺灣鸞堂的發展,以新竹為起點,經由宜蘭喚醒堂、新竹九芎林復善堂及代勸堂在此地的奠基後,各自再往北往南擴展,這時期是島內鸞堂蓬勃發展的第一階段,也是鸞生的養成期,但日警以活動太過盛行恐聚眾滋事為由進行取締,1901年秋後各地鸞堂幾乎消聲匿跡。代勸堂是少數留存下來且發展完善的鸞堂之一,它所依恃的條件是什麼,代勸堂自1899~1903先後成立了三個嘗會,嘗會是維繫宗教團體的存續及其分支的基礎,代勸堂在這樣的基礎下持續扶鸞著書至1907年止,可惜往後因嘗會造成內部失和進而影響鸞務,1908年後不再扶鸞,正鸞生楊福來暫離代勸堂重拾教鞭且遊走各處,1915年西來庵事件發生,鸞臺再度遭禁,楊福來遂從日人習佛法、任新職。很快事件落幕,中南部如雨後春筍般堂開處處,形成第二波高?期,但第一階段養成的鸞生或歸家或退隱或老成凋謝有之,對於需才恐急的新立鸞堂,楊福來重新有了舞台,此後他經常帶領鸞生到各堂協助,或教經懺或訓鸞或協助造書,影響遍及新竹州、臺中州及高雄州等地客家區。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筆者發現扶鸞戒煙法傳入後分別於閩、客地區各自開展,而客家地區由新竹州、臺中州及高雄州依次往南發展,與客家人口分佈的密度是相符的,換句話說全臺客家人最多的新竹州首先發展再依次是臺中州及高雄州。其次,本文所討論的客家地區鸞堂發展是以個案研究且是區域性的,有別於以往地區性的研究,藉此可一探客家地區鸞堂發展的樣貌。
-
基督教文化在广东的历史扩散及其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作者:薛熙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基督教文化 历史扩散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 广东
-
描述:进行人口统计分析,以把握基督教文化景观的基本特质;最后,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对广东基督教文化区的形成、演变、扩张的过程和影响机制进行了剖析。通过研究和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广东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
-
俺系客家人俺做客家菜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萝卜丝煮鱿鱼汤
豆酱焗蟹
客家咸鸡
本期厨神:钟建梅,客家妹
厨神自述
厨神之路
“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先抓住男人的胃”
做菜于我来说有个分水岭,那就是结婚,之前我是基本不下厨的。
结婚后,生活就变得不一样了,不是有句话说,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先抓住男人的胃吗,我就算是那种俗女人。
-
看土楼之都 赏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福建土楼被列为世界遗产,人间奇迹。一时,海内外名流学者,商家旅团以及高人韵士接踵而来。他们吃在土楼,看在土楼,住在土楼。一个个乐在其中,留连忘返。也有不少文人墨客,还留下了一些珍贵的墨迹。请看本报曾经载过的一首诗吧:“土楼风景冠千秋,艺纳群科汇海流;五彩缤纷仙世界,宜居宜赏宜优游。”土楼真有如此神奇
-
龙南:客家米酒飘香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傅亮张晶 “喝了这碗米酒再进屋,上下通气,百事顺利……哈哈。” “好甜呀,再来一杯!” 9月29日,龙南县渔仔潭围游人如织,十几位客家嫂招呼着正要踏进围屋的广州游客,热情地端上一碗碗米酒。捧着醇甜香浓的客家米酒,游客们一饮而尽、赞不绝口。当天,渔仔潭围共接待了800多名来自省内外的游客。 龙南县是
-
客家乡亲齐聚“客家古邑”山歌舞蹈演绎客家风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新华社广州9月21日专电】(记者 闫洁 杜鹃)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20日在广东河源市文化广场开幕,别具风情的客家民间巡游、独具特色的客家山歌演唱大赛、原汁原味的客家美食嘉年华,让观众有机会与客家文化亲密接触,全方位体验客家风情。 这次客家文化节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