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闽西培田文化的时代价值
作者:俞如先  期号:第5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培田文化  时代精神  时代意义 
描述:、敬业爱岗的时代精神。培田文化里就积蓄着这样的精神因子,研究、继承和调动培田文化的积极因素无疑具有时代意义。
时代的客家女人
作者:红树林  期号:第6期 来源:民营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女人  客家  总设计师  改革开放  希望小学  邓小平 
描述:她最感自豪的一件事:把一对儿女送入军营吃苦;她最想说的一句话:感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她最想了却的一大心愿:捐建1-2所希望小学。
他们歌唱时代
作者:张典婉  期号:第3期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随着流行文化的稀释与过去“语言政策”的限制,客语急速流失,直接导致客语使用人口与客家文化式微。 90年代中期,台湾民间发起了“还我母语”运动,一群学者与社会运动者与校园年轻人,走上街头,提醒有关部门重视客家文化。这些声音,在90年代有专门的发声管道,1996年到1997年,台湾第一座全程由客语发音的广播电台成立,吸引了大量的客家年轻人重视客家文化及其未来的走向,客家流行创作歌手、音乐人也逐次兴起,80年代英年早逝的吴盛智创作的《我是客家人》,涂敏恒的《客家本色》,让许多人知道,原来客家音乐不仅只有山歌而己。 由于宝岛电台全时间开播客语流行文化与时事新闻,带动客家青年投入了客家音乐的行列,把客家流行音乐与原创音乐推向高峰,第一张出版唱片的是颜志文。颜志文带着妻小家人从美国纽约学习了西方音乐技巧,由“友善的狗”发行了第一张客语CD——《山狗大》;接着吟唱诗人陈永淘也在新竹北埔庙口,定期循环唱自己的客家创作;从军中退伍的林生祥与谢宇威,怀抱对客家的热爱与土地关怀投身客语创作,直到今天,他们各有不同曲风,也为台湾的客家音乐添上绚丽的一笔。
苏区精神与时代价值的新探究
作者:陈绍西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区精神  内涵  时代价值 
描述:会和谐,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水客与客家侨乡社会变迁
作者:周琍 周建新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客  客家  侨乡  社会变迁 
描述:水客是客家侨乡社会的一个独特现象,是非现代化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水客通过携带钱款、物品、人及书信,起到沟通南洋与家乡的桥梁、纽带作用,而经水客引进的海外思想与物质实物导致了当地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风气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迁。
钟复光的少女时代(上)
作者:庞国翔  期号:第5期 来源:老年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少女  1940年  七七事变  沦陷区  施复亮  南山  孩子 
描述:夜不能寐。42岁的她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女时代,回忆起22年前住在上海大学向警予的阁楼里与带着孩子的毛泽东、杨开慧夫妇成为邻居的事…… 苦涩辛酸的童年 1903年钟复光出生在江津县仁沱场綦江边一个叫汪家
客家:民俗中的“宗亲孤岛”现象
作者:夏德峰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族群文化  危机  再造 
描述:本文概述了客家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从民俗的角度分析了客家族群文化特征,探讨了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客家文化面临的冲击,以及如何构建现代化的客家文化,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弘扬昭君文化与深化两岸和谐关系研究
作者:刘焕云  期号:第2期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山县  王昭君  和谐  文化旅游 
描述:外,更应加强文化建设,加深两岸和谐交流关系的同时充分展现湖北荆楚文化与昭君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产,通过信息与网络科技的宣传,朝“在地全球化(loglobalization)”的建设方向发展。
台湾客家意识与客家学辩证发展之研究
作者:刘焕云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学  台湾地区  辩证发展  意识  客家族群  二十世纪末  特立独行  反客为主 
描述:的客家意识与客家文化面临了新的局面。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台湾的施政目标,仍是朝全球化、民主化及本土化的方向迈进。
溯源篇·有容乃大,从本土到世界的播撒途径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路上“文化强竹”的破题之路。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的族群及其文化将在同一个拼台自己,并相互竞争、相互影响,那些单一 、保守而不合小合时宜的文化将归于消亡或被他者所川化,那些不能不拘—格吸收新鲜元素的文化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