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兼容并蓄 粤韵生辉——以松园宾馆西区改造第一期工程设计为例
作者:何穗欣  期号:第9期 来源:规划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文化  兼容并蓄  山水园林 
描述:松园宾馆西区改造第一期工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古典园林文化和现代园林文化的特征, 以岭南客家围屋和岭南式庭院的风格为主线, 把各节点的景观与建筑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和谐、舒适、质朴、宁静为本的山水园林空间。
南粤客家围与中原文化
作者:黄崇岳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粤  客家围  中原文化 
描述:聚族围居,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客家围不仅有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而且还凝结了现今仍然存在或已经失落的中原文化。它是中原建筑文化的传承,聚族而居的躯壳,中原古代礼制的化石,儒家思想的体现,佛、道文化的反映,小农经济的基地,滚动发展的宿营,人与自然和谐的杰作。
赣南农村聚落名研究
作者:温珍琴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农村  聚落名  客家 
描述:地名是特定的地域之名,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系或民族地名的冠名方式及文化内涵有不同的特色。赣南地处江西南部,居民大部分为客家人。本文主要探讨赣南农村聚落名的用词情况及其特征,旨在揭示这一区域农村聚落名的文化内涵。
赣南客家舞蹈艺术中“三绝”的审美意韵
作者:赖丹  期号:第11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舞蹈  赣南采茶戏  矮子步  单袖筒  扇子花 
描述:即有无自己必然的生态环境,因为生态环境是独立艺术形成的基础。最后,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必然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基于这三个方面的考察,笔者认为客家舞蹈作为独特的舞蹈形式已经形成,并粗略地提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客家围屋的生态特色--江西龙南县客家围屋佣景研究
作者:汪颖  期号:第1期 来源:华中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龙南县  客家  围屋  生态观念  自然环境 
描述:龙南县地处赣粤边界,为客家聚居区之一,造就了其特有的地方文化和风土人情,特别是孕育了当地造型奇特,功能齐备,建筑精巧的客家围屋.在较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围屋的物理特征,设计理念,构造制式和使用功能,探寻中国古代"顺应自然"及其原始自发的生态观念.
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
作者:黎虎  期号:第3期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魏晋北朝  大宅  坞堡 
描述:民居的两个基本特征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凡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就有可能形成为客家人;凡是没有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则没有成为客家人。
情歌是礼制压抑下力比多的导流孔:以贺州客家山歌为例
作者:韦祖庆  期号:第1期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情歌  力比多  爱情  狂欢化 
描述:传统礼制限制男女交往,推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配方式,于是束缚了鲜活的生命。但是,力比多会突破这种限制,情歌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导流孔,也是一个爱情乌托邦。这个爱情乌托邦之能展现,还在于它有一个郊野山岭的狂欢化广场,其中也流露出一些客家民性特征
从审美视角谈客家古民居建筑文化特色
作者:宁新安  期号:第5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古民居建筑  审美  文化意蕴 
描述:客家古民居建筑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展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地域特色。本文通过对客家古民居建筑自然和谐之美、建筑空间秩序美和建筑雕饰美等方面的探讨,诠释了客家古民居建筑这一独特的建筑文化内涵。
文化生态学视野中的东南亚客家文化适应研究
作者:余彬  期号:第5期 来源:东南亚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南亚客家研究  文化生态学  文化适应 
描述:东南亚客家社会的文化适应可用文化生态学方法考察。东南亚客家社会的环境从封闭型环境单元转型为开放型的全球系统,这种环境变化导致客家社会内部在生产技术、行为模式和文化特征方面发生相应变化,文化适应也从传统聚落模式转型到世界客家网络模式。
论客家山歌的文化语境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文化语境 
描述:客家山歌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表现事象,对它本身的研究可以窥视客家文化的个性色彩。从历史判断、现实状况、自然地域和人文特征上看出客家山歌丰富的文化语境,即客家山歌具有历史承传性、流布广泛性、鲜明地域性、真挚情感性和劝谕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