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圆地方”观与传统造物设计
-
作者:许边疆
期号:第3期
来源: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圆地方 造物设计 圆形 方形
-
描述:念的产物.因此,“天圆地方”观是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一种认知模式与价值模式,自古以来对造物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
佗城-赵佗文化的挖掘与利用
-
作者:戴春平 廖远兵 杨党校 罗春娜
期号:第5期
来源: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佗城 赵佗文化 文化保护 挖掘利用
-
描述:文化,重点介绍了佗城文化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佗城文化挖掘与利用的建议。
-
太平天国与客家的崛起
-
作者:张英明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反思 太平天国 客家崛起 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
-
描述:振兴了中华民族及其汉族的始原精神与优良传统,揭开了近代以来中华“诗书礼乐”文明创造性转化的序幕。
-
壮族妇女与客家妇女的异同性探析
-
作者:袁丽红 滕兰花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 客家 妇女
-
描述:壮族地区与客家地区类似的生活环境,使壮族与客家的妇女具有许多共同特性,如不缠足、善唱山歌、能吃苦耐劳、勇于斗争,在生产和生活中承担了比男子更多的劳动等,但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低。
-
客家民间戏剧品类特征的积淀与传承
-
作者:李英
期号:第4期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戏剧 客家人 传承 积淀 居住区域 现代城市化 东北地区 地方保护
-
描述:粤东北地区即广东省与江西省交界地带,是客家人居住相对集中的区域。本文所指的客家人居住区域则又以广东梅县为中心。地方文化习俗尤其是地方戏剧得益于偏远山区地方保护与排外意
-
“梅州大侠”与黄坳俗文化的互动研究
-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大侠 秘密大营救 客家 俗文化生态 客家妇女
-
描述:梅州大侠或大侠即指廖安祥,他是从黄坳俗文化生态环境中走向世界的客家英才,他的侠义精神的基础是客家文化的认同。文章从解读廖著入手,结合田野考察资料与地方志书等,将其放在客家文化的大背景下,旨在探讨地方精英与俗文化生态的互动关系。
-
粤东客家的“圆坟”习俗与稻作
-
作者:张海元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客家 “圆坟” 祭仪 文化信息 稻作
-
描述:“圆坟”是客家人为祖先所造坟墓落成后举行的有一定程序的祭仪,在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十分流行。该文以粤东梅州地区田野调查的材料为主要依据,联系客家民系的生存状态与汉族先祖的文化观念,分析探讨祭仪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及其与稻作的关系。
-
黄遵宪诗与民歌的影响(札记三题)
-
作者:张永芳
期号:第4期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诗歌研究 黄遵宪 民歌 艺术逻辑
-
描述:黄遵宪是近代著名诗人,他生于有“山歌之乡”美誉的客家聚居地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从小便深受民歌的营养滋润。笔者曾写有专论《黄遵宪与民歌》。近日在学习过程中续有所得,整理成札记数则,愿与所有喜爱民歌或黄遵宪的读者共同评赏。
-
赵佗与客家民系形成之刍论
-
作者:卢建平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形成 赵佗
-
描述: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本文通过大量史实和史料论证客家民系与广东省内的广府、潮汕民系同根同源:而且着重论述客家民系的形成与秦始皇时南下的赵佗、秦军没有任何关系,赵佗他们既不是龙川客家的祖先,更不是全世界八千万客家人的祖先。
-
佗城宗祠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
作者:张坚
期号:第6期
来源: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佗城 宗祠文化 开发 保护
-
描述:宗祠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亲缘文化现象。佗城宗祠文化历史悠久,客家特色鲜明,加大对佗城宗祠文化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力度,有助于扩大佗城的社会影响力,逐步缩小与珠三角的经济社会差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