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07)
报纸(300)
视频(102)
图书(79)
学位论文(35)
按栏目分组
期刊 (307)
报纸 (300)
视频 (102)
图书 (79)
学位论文 (35)
按年份分组
2015(102)
2014(401)
2013(52)
2011(61)
2010(51)
2009(27)
2008(30)
2007(13)
2003(4)
200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1)
客家研究辑刊(25)
岭南文史(13)
学术研究(6)
大众文艺(2)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1)
东方文化(1)
学理论·下(1)
商情(1)
中文信息(行游数码)(1)
近代岭南客家女性理想与情怀的折光:范荑香、叶璧华诗歌创作比较
作者:温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近代岭南客家女性理想与情怀的折光:范荑香、叶璧华诗歌创作比较
黄遵宪对中国诗歌现代转换的贡献:兼论文学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作者:彭强民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者  生平事迹  中国  诗歌  现代化  文学  逻辑 
描述:黄遵宪对中国诗歌现代转换的贡献:兼论文学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岭南音乐的新世纪随想曲
作者:吴粤北  期号:第1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音  音乐文化  广东音乐  鼓舞  劳动号子  山歌  民族艺术  恋人  家庭  岭南 
描述:化的界限,甚至是国家的界限,种族的界限,使得许多各具魅力的民族艺术不可避免地变得面目模糊,更何况我们的岭南音乐呢?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广东音乐、潮州锣鼓或是客家山歌在本世纪继续回响吗
有关秦汉赵佗族属与岭南三大民系形成发展举述
作者:杨豪  期号:第3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佗  秦汉  民系  岭南  族属 
描述:近读报载新闻:《广州日报》2007年12月1日珠三角栏载有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依秦始皇33年(公元214年)赵佗出任龙川县令这段历史提出有:河源是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城市定位立论。面对梅州之称世界客都,赣州之称客家摇篮说法并有所怀
试论蒲风诗歌的抒情性
作者:杨俏凡  期号:第8期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诗歌会  蒲风诗歌  抒情性 
描述:蒲风是中国诗歌会中重要的代表作家,他的新诗创作及理论研究对现代诗坛产生了极大影响.其诗歌强烈的抒情特征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深情拥抱,对祖国炙热的爱国激情,通过通俗大众的诗歌语言,呈现出刚健、质朴、明朗的诗风.
岭南民间艺术汇演异彩纷呈
作者:晓文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艺术  岭南  曹淳亮  文化厅  广东  男中音  演出活动 
描述:”歌声连连……由广东省文化厅、广州市文化局共同主办,广东省群众艺术馆、广州市群众艺术馆承办,广州天河区、越
岭南客家飨悦庭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烹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菜  岭南  体力劳动  营养价值  客家人  京东方  粤菜  生活 
描述:客家菜是粤菜三大分支之一。历史上客家人一向生活简朴,多体力劳动.因此好食浓成肥腻。近日是,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悦庭推出了岭南客家菜。中餐总厨胡平果师傅悉心研究,结合现代餐饮理念,在传承传统菜谱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提升菜品的营养价值。
岭南三大乐种的加花变奏在扬琴中的运用
作者:陈慕光  期号:第5期 来源:音乐创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乐种  岭南  扬琴  变奏  广东音乐  潮州音乐  演奏风格  十九世纪 
描述:扬琴在广东音乐(广府)、潮州音乐(潮汕)、广东汉乐(客家)三大乐种中各有它们的演奏风格。要掌握和运用好它们的风格,必须了解它们的地方性以及乐种的不同特点。岭南三大乐种中的广东音乐,它
民间艺术绚丽多姿——“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之“岭南民间艺术
作者:陈宏道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艺术  国际旅游  文化节  广东  岭南  中心广场  艺术队伍  广州市 
描述:包括潮州音乐、粤曲演唱、桩醒狮、汕尾渔歌、客家山歌表演等,让广州市民充分领略了难得一见的岭南民间艺术风
宋湘诗歌赞美彩云南:浅析《滇蹄集》中纪游赏花诗的情理艺术特色
作者:邓仁权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湘  云南  艺术特色  诗歌  情理  赏花  赞美  梅州市 
描述:总纂。嘉庆十八年(1813)秋,宋湘58岁时受命出任云南曲靖知府,尔后,又代署或兼任广南、大理、顺宁(今凤庆)、永昌(今保山)、楚雄知府,期间还担任云南迤西、迤南道员和盐法道员,直到道光五年秋擢升湖北督粮道才离开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