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梅县话古方言词看客家先民迁徙之遗迹
-
作者:温美姬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话 方言词 客家先民 北方方言 地域文化 迁徙 客家方言 广韵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
描述:语言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样,方言与地域文化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域文化中的人文历史、地理环境、民情民性、思维观念、审美习惯、生活习俗等也必然在方言中得到反映。
-
客家民间信仰与稻作文化:以宁化石壁客家为例
-
作者:宁娟
期号:第1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Hakkas Shibi folk briefs rice culture
-
描述:民辗转迁徙至此,远离了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乱,在地广人稀的自然环境中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客家先民传播先进的
-
赣南客家古文探析
-
作者:陈红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文 客家民间说唱 勾筒 平民文化 赣南
-
描述: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古文在赣南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着主导地位。是一个平民唱,平民听,完全属于底层百姓的艺术形式,可谓"平民文化"的重要象征。
-
赣南宁都道情艺术浅析
-
作者:黄文华 刘小兰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 宁都道情 渔鼓
-
描述:赣南客家民间文化艺术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世人瞩目,特别是传统的道情艺术,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为人们所喜爱。探讨宁都道情的艺术特征,是继承优秀宁都道情艺术、发展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了解和掌握赣南宁都道情的艺术特征,对促进和发展赣南客家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客家话、潮汕话、广府话农业类词语比较研究
-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潮汕话 广府话 农业类词语 比较
-
描述:广东省内分布着三大方言:客家话、潮汕话、广府话(粤语)。三大方言有个性也有共性。本文对三者农业类词语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据此分析三大方言农业类词语的异同,同时管窥三大方言区农业文化与北方农业文化的异同及三大方言的亲疏关系。
-
赣南客家民俗与民歌的相互依存关系探析
-
作者:衡晓丽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民俗 民歌 相互依存
-
描述:本文从赣南客家的民俗活动入手,深入挖掘赣南客家民俗与民歌的依存关系,从而进一步展示客家人独特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信仰,探求能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富有特色的赣南客家风情继续流传下去的契机。
-
河源地区传统村落建筑与社会变迁:以仙塘潘家围为例
-
作者:肖文评 王濯巾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龙屋 社会变迁 潘氏家族 古建筑 乡村社会 传统建筑 古村落 民居建筑 社会经济 文化遗产保护
-
描述:近年来由于区域社会史研究的重视,村落个案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理解传统乡村社会变迁具要重要意义。乡村传统建筑的研究,由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乡村传统建筑是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不同时期的建筑体现着乡村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
-
自然·社会·艺术--赣南采茶舞生存初论
-
作者:傅丽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 生态环境 人文环境 艺术特性
-
描述:本文以客家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歌舞"赣南采茶"作为研究视角,阐述赣南采茶舞蹈艺术在民间的发展基础和动力,并将其原生态区生存环境及方式的现状加以探讨和分析,探究赣南采茶在客家文化变迁中形成的艺术特性.
-
客家山歌与彝族诗歌的特质比较
-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彝族诗歌 地域文学 特质比较
-
描述:客家山歌与彝族诗歌在地域民俗文化上并没有明显联系,但其体现在地域文学的特质上却能从差异比较中见出一些共性。
-
客家“擂茶”
-
作者:邢湘臣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擂茶 三生饮 “五四青年节” 女主人 三八妇女节 客家妇女 少数民族 生津止喝 自然疗法 清热解毒
-
描述:客家“擂茶”客家“擂茶”,是我国湘、赣、闽、粤和台湾一带客家人最普通,也是最隆重的一种待客礼节,实为茶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以古朴醇厚见奇趣,以保健疗效见奇功。“擂茶”,它不同于日本的茶道,也区别于我国南方各地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而以其独特奇异的烹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