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43)
期刊(159)
学位论文(82)
图书(7)
视频(6)
会议论文(4)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43)
期刊 (159)
学位论文 (82)
图书 (7)
视频 (6)
会议论文 (4)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6)
2014(237)
2013(95)
2012(88)
2011(87)
2010(64)
2009(40)
2006(10)
2004(7)
2000(2)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96)
客家研究辑刊(5)
歌曲(2)
南方文坛(2)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
小学生天地(高年级版)(1)
上海调味品(1)
旅游时代(1)
闽台文化交流(1)
当代文坛(1)
井冈山斗争时期因客籍矛盾而被错杀的红军将领
作者:肖小华  期号:第4期 来源:世纪桥·纪实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是什么?它对根据地建设又有什么不良影响呢? 一、客籍矛盾的由来 湘赣边界的土籍居民,主要指唐朝以来因躲避战乱自北方等地迁入湘赣边界的移民,由于来得比较早,他们占据了平原和良田。而客籍居民则是指明
民间信仰与乡村都市化:以华南地区K村客家人的五龙神信仰为
作者:刘军  期号:第4期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土龙神  乡村都市化  安龙补土  民间信仰 
描述:在华南地区,民间的五龙神信仰对村落房屋建筑、村庄规划、道路建设等有诸多影响,但是在实施乡村都市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加强乡村的改造方面往往忽略了村民的信仰习俗问题,结果可能产生矛盾冲突。
从围龙屋的神圣空间看其历史文化积淀——以粤东梅县丙村仁厚祠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梅县  丙村仁厚温公祠  世俗空间  围龙屋 
描述:成时间,保守的估计在南宋宝以前,距今约有800多年。围龙屋的根在梅州,主要分布于梅州市各县,中心区在梅县、梅江区、兴宁市,向蕉岭县、平远县、五华县、大埔县及丰顺县辐射等,相关文化符号逐渐消失。
从围龙屋的文化功能看其历史文化积淀——以粤东梅县丙村仁厚祠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2期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梅县  丙村仁厚温公祠  世俗空间  围龙屋 
描述:围龙屋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集中体现了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从哲学视野来看,它是客家人的精神空间的缩影;从建筑形式来看,它是客家人建筑艺术智慧的结晶。
清前期赣南客家婚嫁习俗中的“薄聘奁”之风:以《绅士条议婚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婚嫁习俗  清前期  客家地区  赣南地区  赣南客家  社会问题  婚姻  婚俗  方志  中国传统社会 
描述:婚姻制度作为中国社会流行几千年的社会制度长期以来一直得到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诸领域学者所亲睐,然而检阅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对客家婚俗的研究,学者多依循两方面的材料进行论证,一是客家地区的
丰顺县罗氏祖祠与梅县温氏仁厚祠民俗比较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1-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祠堂  风俗习惯  丰顺县  梅县 
描述:丰顺县罗氏祖祠与梅县温氏仁厚祠民俗比较
漫画家刘兴钦之研究
作者:陈虹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漫画  漫画家  发明家  台湾乡土  文化创意产业 
描述:〇年代即已建立了他獨樹一格的特色,他慣用平易近人的幽默與自嘲式的漫畫,深刻的描繪台灣農村以及剛轉型為工商社會的種種,不但風靡了台灣的人們,其濃的鄉特質,更讓人回味無窮,是最具台灣鄉特質的漫畫家之一
话到嘴边口又封--拐话多声部山歌赏析
作者:樊祖荫  期号:第7期 来源:歌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声部民歌  山歌  汉族民歌  客家方言  民间合唱  持续音  风格特点  主音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融水 
描述:关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多声部音乐思维,以往不少人,甚至不少音乐学者都认为是不发达的,是落后的,这应该是对于我们自己民族音乐丰富的蕴藏缺乏了解所致。中国音乐学院樊祖荫教授长期致力于有关研究,并获得丰硕成果。本刊征得他的同意与支持,决定不定期择发他的有关文稿,欢迎读者跟踪阅读。
涪陵碉楼 “湖广填川”带来的客家城堡
作者:李盛虎 陈啸 黄海  期号:第22期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碉楼  客家土楼  福建土楼  防御功能  客家人  客家移民  张献忠  四川  造型  外墙 
描述:的疑问,这不是一座袖珍的客家楼吗?
涪陵碉楼“湖广填川”带来的客家城堡
作者:李盛虎 陈啸 黄海  期号:第11期 来源:重庆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疑问,这不是一座袖珍的客家楼吗? 从“张献忠剿四川”到“湖广填川” 严格意义上讲,我们所说的碉楼与客家楼属于同一类建筑,建筑学上将这类具有防御功能的闭合式民居叫做“围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