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台湾大专院校乡土文化课程论客家文化传承困境
-
作者:刘明宗
来源: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从台湾大专院校乡土文化课程论客家文化传承困境
-
天光云影共徘徊——客家文化(校本)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渗透初探
-
作者:廖登发
来源: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传统性有机融合的
-
闽西客家联谊会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
-
作者:闽西客家联谊会编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闽西客家联谊会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
-
关于印尼城市中文名称的命名分析
-
作者:张赛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印尼城市中文名 中国古代名人 所在地文化 方言语音分析
-
描述:从受中国古代名人文化影响和受所在地文化影响的印尼城市中文名称两方面进行探讨。我们认为,印尼城市中文地名展示了中华文化随着华族的迁徒南移丰富了印尼社会文化;方言地名体现了华族的各祖籍文化。第(三)部分,从闽南(包括潮州话)、粤语和客家对印尼城市中文译名影响的语音分析,揭示了汉语方言对印尼城市中文名称影响的特点和规律。
-
清代广东移民与广西的社会变迁:以桂东南地区为重点
-
作者:邵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移民 桂东南地区 社会变迁
-
描述:地矛盾的不断升级以及土客之争,大批移民开始不断地进入与之相邻的桂东南地区,形成了移民潮。与前代相比,清代的广东移民以经济型移民为主,迁入时间要早于进入广西的其他地区的时间,客家移民所占比例大,广东移民多于其他地区的移民也是桂东南地区移民的一大特点。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广东移民对桂东南地区社会变迁的影响。影...
-
冯大利四角楼住过“一家”300口位于惠东白花镇田洋村,是迄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冯大利四角楼外景。 本报记者赖金朗 通讯员罗日新 邓晓君 摄
古围屋墙上有不少图案。 本报记者赖金朗 通讯员罗日新 邓晓君 摄
惠东县白花镇田洋村有座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的客家古围屋,当地人称之为 “冯大利四角楼”。该屋占地面积5752平方米,房屋达160多间,是迄今为止
-
台湾客家文学中的“移垦社会”生存形态与中原文化根基:解读台
-
作者:樊洛平
来源: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台湾客家文学中的“移垦社会”生存形态与中原文化根基:解读台
-
广东省地域建筑文化研究
-
作者:李禹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筑文化 地域建筑 广东省 文化地理学
-
描述:建筑文化学的理论体系相结合,对广东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进行阐释和论述:第1章首先对地域建筑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继而对国内外建筑学、民居学、聚落地理学等领域有关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并
-
台湾饶平方言
-
作者:吕嵩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饶平 詹伯慧 杨福绵
-
描述:單篇論文。在這些條件配合下,因此決定研究饒平方言。一則希望能保留即將消失的語言,二則可以做為研究饒平方言的基本架構。由於一身講海陸客語,所以先就自己母語的審音、記音練習開始。接著利用半年左右的時間
-
地域文化与中国山水画
-
作者:周华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域文化 中国山水画 南北宗 湖湘文化
-
描述:同的风格与画法。北方以活动于关陕中原一带的画家为代表,南派则聚集了一批表现江南风貌为代表的画家。因为幅原辽阔,民族众多以及历史变迁、地理形态和各种人文因素的不同,使我国历史上还曾出现过许多其他相区别的文化和画派,如:北方草原游牧文化(黑土地文化)、楚文化(湖湘文化)、巴蜀文化、西部边塞文化(西域文化)、闵粤文化(岭南、客家文化)、齐鲁文化等等。 本课题将通过对这些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山水画进行分析,探讨以自然山水作为描绘对象的中国山水画家在各自地形地貌、人文环境不同的前提下,画家在面向生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不同山水绘画格局。而作为湖南本土的山水画,虽然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但是一直处于边缘,寻找不到合理的定位,因而,对此方面的探讨有着很强的积极性和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