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北部湾涠洲岛地名文化研究
作者:彭静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名文化  涠洲岛  地理环境  社会文化 
描述: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具有既可悟、又可视的特点,体现着自然、社会的双重性。涠洲岛是我国广西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岛屿,也是我国最大和最年轻的火山岛,后发展为客家聚居地。涠洲岛许多地名带有地区特征,有着本地区的命名规律,反映着海岛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征
客家民俗中的健身文化现象解析
作者:曾桓辉  期号:第9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俗  健身文化 
描述:运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客家传统体育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特征进行分析。这些传统体育活动又由于自身的文化特征,往往与客家的节日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形态相互结合在一起,在历史上对于改善和活跃客家人的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梅州客家特色乡村建设模式探析
作者:张奕亮 吴美娜  期号:第3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古村落  特色乡村  建设 
描述:在对梅州客家传统古村落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客家特色乡村建设定位要根据建筑特征、布局、地理环境、民俗特征、经济条件等的不同进行分类规划建设,为客家特色乡村建设中规划目标的定位,以及传统民居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保持客家古村落中的传统文化价值的观点。
岭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研究
作者:骆茜 陈波  期号:第11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分析法 
描述:利用地理学中的空间结构分析法,从空间分布概况、分布类型以及分布密度对保存完好的岭南传统村落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其空间分布状况和分布特征为:岭南传统村落大部分集中在粤中地区,并呈现客家文化圈、广府文化圈和潮汕文化圈的文化特征
客家山歌艺术特点分析
作者:李秋玉  期号:第3期 来源:艺术时尚(理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调式特征  音乐结构  音乐风格 
描述:客家山歌是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民歌之一,纵观客家文化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考析客家山歌的流传种类,从而展开对客家山歌成因的分析;并以具体歌词为例,说明其文学艺术的特色、音乐特征、旋律特点,从深层次分析客家山歌的音乐形态及特征,给予广东客家山歌一个完整的描述。
南台湾的古迹(一)
作者:暂无 期号:第44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风格更是台湾早期典型龙柱的见证。第二对八角柱盘龙立于正殿前的拜亭,保有清代中期的特征。第三对立于前殿,具有清末的特征,构图丰富繁杂。 一般庙宇中的“御路”多采“单龙”,但朝天宫文昌殿前的石御
赣州话的声调格局
作者:陈凯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州话  声调  语音实验 
描述:赣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以客家话为主要方言,但赣州中心城区人民却说着和客家话迥然不同的语言。本文不仅从田野调查的视角,还尝试利用实验语音的方法、声调格局的理论,以典型的两位赣州话发音合作人为样本,探讨赣州话的声调,分析讨论前人的分歧,并进一步确认赣州话的西南官话归属。
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的语音差异
作者:龙安隆  期号:第2期 来源: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井冈山客话  永新赣语  语音差异  特色读音 
描述:客赣地点方言的区分,实践上尚有不够清晰之处。有学者把永新方言说成是客家方言,可是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仅在语音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二者的方言系属。井冈山与永新相邻,井冈山客话与永新赣语语音上的区分,对整个客赣方言语音上的区分具有典型意义。[著者文摘]
论述客家“三山国王”民间信仰之变迁——以台湾宜兰地区为例
作者:邱荣裕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山国王  噶玛兰  隘寮  王爷公  土著化 
描述:宜兰地区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后,嘉庆年间再次由官府配合民间开发的典型案例,由于资料完整,历史发展与目前社会环境变异不大,且田野调查便利等研究条件具备,因此作为本论文研究客家族群民间三山国王信仰变迁王爷公的时空区域,企图藉明显的历史发展说明客家文化中民间信仰变迁的土著化过程。
赣南古建筑(5)
作者:刘勇勤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建筑  赣南  古村落  风水文化  文化史  客家  史料记载  风水术  兴国  唐末 
描述:简介兴国三僚村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古村落,被誉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三僚风水文化史,源于唐末掌管琼林御库的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避黄巢之乱,携御库秘籍弃职隐居三僚开始。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三僚先后有数十人成为皇家御用风水师。通过他们担任“国师”的影响,把三僚风水术传播海内外。赣南古建筑(5)@刘勇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