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语讳的类型及成因
作者:曹保平 冯桂华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语讳  类型  成因 
描述:客家民俗文化中有不少语言禁忌,主要反映在年节日期、婚丧大事、生育疾病、家居生活、饲养种植、林业采伐等几方面。语言禁忌的替代形式有反义词语、模糊说法、相关联想等。产业语言禁忌的原因是对自然的畏惧,以及不了解语言与其代表的客体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以赣南客家为例。
福建客家服饰审美研究
作者:龚正  期号:第12期 来源:南北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客家  服饰  审美 
描述:我们可以从中发掘出很多宝贵的东西,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可贵的审美精神和语言范式.
江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约束因素及对策:以赣州市为中心的
作者:陈文红 曾平  期号:第11期 来源:农业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转移  约束因素  江西省 
描述:本文通过992份问卷调查,对江西省赣州市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主要约束性因素是外出的组织性差、个体迁移的成本和风险大,竞争能力弱、缺乏多领域就业和转换工作的素质,就业层次低、就业领域受限。并就此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粤闽赣客家文化生态效应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作者:钟声宏 黄德权  期号:第2期 来源:人文地理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生态位  生态效应  区域可持续发展 
描述:的,且客家地区处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湘楚文化、赣文化、江浙文化等各种文化的包围和竞争之中,处在各种文化的生态界面上,是山区各种文化生态因素综合形式的多维相空间组合,最后,提出了保护客家文化生态环境与弘扬客家优秀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客家文化:客家地区旅游的特色与潜力——以闽粤赣边区为例
作者:吴福文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旅游  闽粤赣边区 
描述: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尤其以闽粤赣边为代表的客家地区旅游,在其资源与全国同质同类资源相比而不具优势的条件下,必须高度重视客家文化对于旅游的重要性,并发掘、培育和充实景观的文化内涵,才能显出特色而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潭溪社区的实证研究
作者:陈心林  期号:第3期 来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潭溪土家族  族群认同  社会记忆 
描述:通过对族群起源的建构性解释,阐明了潭溪三大族群——土家、苗家、客家之间的两种关系模式:同胞三兄弟和分化的三兄弟;前者隐喻着三大族群共生共存、平等竞争的族群关系,后者则隐喻着三大族群间的不平等关系。
为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嵌入式学科服务
作者:刘菊霞  期号:第6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创意产业  信息共享空问  嵌入式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平台  客家研究 
描述:学科化信息服务新体系;深度研究和探索客家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发展规律,指导业界突破制约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进一步提升客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增加值.
节庆活动与地方民俗文化的保存和发展:以台湾地区大甲妈祖文化
作者:陈晓彦  期号:第4期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甲妈祖文化节  客家桐花祭  地方民俗文化  台湾地区 
描述:,获得跨地域乃至全球性的竞争力与接受度。不少极具民俗特色的文化传统和产品,虽然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标识,但通过节庆活动打造可被本地区和本族群认可的"新传统",有助于将分散的、隐形的民俗传统串联起来,用开发的思路来促进民俗的保护,更好地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再生。
打造福建特色知名文化品牌
作者:陈子华  期号:第12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品牌  福建文化  资源丰富  闽南文化  客家文化  妈祖文化  土地文化  船政文化 
描述:福建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如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因此,必须培育一批有条件、有潜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骨干企业,打造国际知名文化品牌,
“深圳客家山歌”赴省申遗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麒麟舞将作为传统舞蹈类申报。 ▲“外来项目”红釉彩瓷(满堂红)获得省级非遗申报资格。 两年一次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截止3月15日结束。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主任王程太告诉记者:“申报工作已经完成,包括民间文学类、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传统医药类、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