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甑笊舞:客家风情的别致演绎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甑笊舞表演。肖继岳摄
□卢晓炜段观连
“吃茶要知茶家事,吃酒呀,吃酒要知酒根源!吃茶呀,要知茶家事,吃酒要知酒根源——要知酒根源啰……”近日,在于都县银坑镇山下社区,20多名身穿红边黄色艳丽客家服装、头扎绸缎头巾的男子和着唱词起舞。“船歌”赞太平,热舞迎盛会,这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甑
-
我省首部客家山歌音乐电视片《杨梅红》在龙南封镜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特约记者傅亮
本报讯日前,拍摄历时10多天的客家山歌音乐电视片《杨梅红》在龙南县封镜。该片是一部完全由当地农民编剧、导演、主演和作词作曲的影视作品,片长60余分钟,富有乡土气息,充满喜剧色彩,开创了我省客家山歌音乐电视片的先河,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将在赣州上映。
该片以全市开展的“送政策、送温暖
-
客家传统办学形式
-
作者:杨安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私塾
客家传统的办学形式主要有公学、书院、私塾等。公学相当于今天的公办学校,即旧社会由县、府所办的学校,称为县学或府学;书院,为旧时学人举办的讲学场所,如赣州市的濂溪书院、阳明书院、爱莲书院;宁都的梅江书院、崇仁书院等。书院的教学活动,多为名贤讲学,授课内容为:“四书”“五经”、程朱理学等。
-
龙南杨村:客家山村古韵浓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造型独特的石拱廊桥——太平桥。记者许军摄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及“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的燕翼围。记者许军摄
端午节期间的池塘龙舟赛,吸引着八方来客。杨炜摄
傅亮记者许军
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城市里住久了,如果想要找一处风景、风俗与风情俱佳的乡村去走走,怀古思悠,放飞心灵,
-
龟角尾 客家先民南迁的见证地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何志清
赣州古城被章江、贡江二水环抱,在古城南边的城墙没有拆时,城墙外又有护城河护体,赣州城可以说是三面环水,北临赣江。如果您从空中俯瞰,会发现赣州古城像一只巨龟浮在水面上,南门是巨龟的头部,北门是巨龟的尾部,因此北门外的、八境台西北一大块滩涂地便被人称作“龟角尾”。赣州的城市文化史,开端于龟角
-
红都瑞金客家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杨海恩
近几年来,通过不懈努力,瑞金市在“红、古、绿三色旅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气日升。但同山西祁县、平遥等旅游强县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尚未取得我们所预期的“以红为本、以绿衬红、以古托红”的理想效果。特别是在“古色”的保护、开发利用方面,虽然发动募集社会各阶层力量,成功地修复
-
中村傩戏:客家民俗“活化石”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朱新民 具有悠久历史的宁都县黄石镇中村,至今还保留着一项在赣南独一无二的民间习俗,这就是被史学界称为“古老民俗文化活化石”,被艺术界称为“戏曲活化石”的中村傩戏。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日前,笔者与钟情于民俗摄影的宁都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张志勇结伴,走进中村。 走进中村 赣南傩舞的发祥地中村,位于琴江、
-
定南老城:见证400余年客家文化的传奇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谢志诚 罗庆谷 文/图
编者按: 赣州历史文化悠久,拥有许多盛名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古城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何将城市建设与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和发展有机结合,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了唤醒大家对古城的保护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我们
-
醇香的客家糯米酒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建福
在我的家乡赣南农村,几乎家家都会酿糯米酒。客家糯米酒又称“米酒”“水酒”,含酒精量极少,属一种低度酒,口味香甜醇美,老少皆宜,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糯米酒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配制工艺简单。小时候,每当母亲在酿糯米酒时,我喜欢站在一旁观看,酿制的过程如今我仍熟记于心。母亲酿糯米酒多在腊月农
-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吴新雄参观赣州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杨怿华报道:11月22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新雄在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赣州客家风情馆参观时指出,此次生态文化节规模大、水平高、影响广、效果好,是一届非常成功的生态文化节。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