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客家凉帽22道工序都靠手工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朱冠玉在家里制作客家凉帽,女儿在一旁帮忙。 本报记者黄尉宏 摄
淡水客家凉帽是客家女性专用凉帽,相传是苏东坡为爱妾王朝云所设计,帽子中间留了一个窟窿,方便留着发髻的王朝云佩戴。在惠阳区淡水街道东风社区有一家客家凉帽作坊,这是惠阳最后一家纯手工凉帽作坊。这项技艺的传承人朱冠玉一直坚持做客家凉
-
客家精神融汇先进理念再创佳绩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近日,省委决定,张远方同志担任省水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昨日上午,市委书记朱泽君带队欢送张远方履新,衷心祝愿其在新的岗位上再创佳绩、再创辉煌,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家乡各项事业发展,推动省水电集团与梅州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携手加快梅州发展,实现彼此互利共赢。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郑轲,省国资委党委副
-
“祭江”之客家民俗在仁居“复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摄影/李显钦
①准备
②启行
③供奉
8月26日(农历七月二十),一项在历史上延续了百年之久、1949年终止的民俗活动——“祭江”,在平远古镇仁居隆重举行,从而开启了这一民俗活动的“复活之旅”。
仁居自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期间390年都是县治所在地。在几百
-
农历新年到,又到客家“藏鹅”时
-
作者:单辉强 余佩雯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羊城晚报东莞讯记者单辉强、通讯员余佩雯报道:“客家人无鹅不像年”,每到农历新年,鹅肉是东莞客家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为了让新年的鹅肉吃起来味道更好,东莞清溪的客家人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藏鹅”。
买鹅回来得养肥
所谓“藏鹅”,就是指在新年之前,把买回来的鹅放在家里饲养一段时间。在清溪镇上元村余
-
传承创新客家文化,着力建设文化强市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廖思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而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体制改革放在经济社会改革全局中统筹谋划,有助于我们跳出文化看文化,增强大局观念和战
-
推动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发展 彰显客家特色引领文化旅游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世锦)前日下午,市长谭君铁到兴宁市调研时强调,全力加快经济发展是兴宁当前第一要务。要紧紧围绕梅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增长、民生持续改善;要坚持彰显客家特色引领文化旅游发展,以古街古
-
“客家祖地”描绘新画卷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巫瑞万 罗旺水 俞祥波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
客家人巫罗俊,随父迁居建州绥城县境黄连峒(今宁化),他率民开发黄连峒,筑堡卫众,御寇拓疆,垦荒造田,伐木经商,发展经济。
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宁化谋定而动,在实施“东扩南伸”发展战略中,用市场之“手”扩张县城,经营城市,形成土地聚资、项
-
客家婚嫁“四部曲”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家族祖祠婚礼喜宴
哭嫁
客家花轿
○阳春 尚守庆
赣南客家族群的婚嫁习俗,有保留中原汉人古风《六礼》的一面,又有演变的一面。俗随时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客家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其婚礼虽然繁简不尽相同,但一般都要经过四个郑重的仪式。
传庚——相亲
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
-
石壁客家年俗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宋经文
宁化石壁客家人过年习俗保留了不少周礼古风,较之海内、闽中的汉族年俗,各有异同。一些源自古代的客家年俗,随着石壁族人外迁的足迹,远播闽粤赣乃至海外,这就是现今港台、东南亚许多客籍后裔过年,仍然通用石壁年俗的历史原因。
我们且按时间顺序,看一看石壁客家人的年俗。正月初一,全家早起,穿
-
开家庭追思会祭奠先人教育后人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市民赵先生因故不能回老家,于是选择在网上祭奠亲人。本报记者周 觅 摄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清明祭奠的方式不断多样化,网上祭奠、代理扫墓等逐渐兴起。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惠州的不少新客家由于工作或路途遥远等原因无法赶回老家扫墓,但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追思逝者。
网上购买虚拟墓地,模拟实地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