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羊城晚报>  农历新年到,又到客家“藏鹅”时

农历新年到,又到客家“藏鹅”时

作者:单辉强余佩雯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39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24版:珠三角新闻·政事;珠三角新闻·社会

【入库时间】20130310

【全文挂接】

【全文】

羊城晚报东莞讯记者单辉强、通讯员余佩雯报道:“客家人无鹅不像年”,每到农历新年,鹅肉是东莞客家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为了让新年的鹅肉吃起来味道更好,东莞清溪的客家人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藏鹅”。

买鹅回来得养肥

所谓“藏鹅”,就是指在新年之前,把买回来的鹅放在家里饲养一段时间。在清溪镇上元村余先生的家中,记者就看到15只鹅正在鹅棚休息。余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卖的鹅大多是吃饲料长大的,不藏上一段时间的话,吃起来就没那么香,口感也没那么好。在他的记忆中,从爷爷开始已经每年都“藏鹅”,今年为了“藏鹅”还特别做了两个鹅棚。至于清溪客家人“藏鹅”,则是把鹅“藏”在笼子或棚子里,喂它吃谷,而不让它多走动,使其长肉。

铁松村的黄阿姨告诉记者,“藏鹅”所抓的鹅一般是7-8斤重,要藏上一个月左右,假如想吃肥一点的鹅肉,就可以多藏一些日子。除了谷,也可以喂鹅吃一些菜叶。

除了“藏鹅”,清溪客家人更会吃鹅。新年吃鹅肉是一种传统,连鹅的脂肪也不浪费。此外,鹅血也可以烹调食用。宰鹅时,把鹅血用一只碗盛起来,拿去蒸,蒸好以后,便是清溪客家人所说的“鹅旺”了。把鹅旺切块,与鹅肠、鹅肝等内脏跟荷兰豆、芹菜等一起炒,味道极佳,也是过年时客家人餐桌上的一道菜。

鹅窝竟是牛粪做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在东莞除了山区片比较多客家人外,沿海一些发达的镇区也聚集了不少客家人,而他们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也非常有意思。

1月21日,记者去到东莞市厚街镇新围村采访时,发现他们村里的鹅窝都是用牛粪做成。“鹅在小的时候很容易着凉,而干牛粪有保暖作用,可以做鹅的窝。”新围村民李胜年告诉记者,在新围,几乎每户村民都养鹅,但是都用牛粪做窝。

“牛粪现在不好找,耕田的人少,找堆牛粪比找堆猪粪还难。”李胜年说,幸好还有一些新莞人承包了农田,捡回来的牛粪可以放在楼顶或者是门口地堂晒太阳,要让雨水冲掉咸性,如果没冲掉,鹅睡在上面也很容易生病的。等冲干净后再晒干,晒干后就没有异味,把干牛粪放在鹅窝上面大约1厘米厚,鹅就可以睡了。小鹅长到40多天就可以不睡牛粪,而重复利用的牛粪也同样要拿出去让雨水重新冲刷、再晒干,等到第二年再用。

“由于牛粪少,不少村民一年四季都在捡牛粪,晒干后就堆在楼梯下面,每年立冬后就可以给鹅做窝啦”。

单辉强、余佩雯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