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民居建筑特色新考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晓迎
说起客家人的房屋,客家土堡(土楼)闻名海内外,其建筑外部的粗犷、朴实、雄伟、壮观之美,内部的“三堂两横”、富于变化的大小天井布局、私密性,与环境的完美结合、遥相呼应、融为一体,及极为丰富的故事、传说、“一夜成高楼”等人文景观,堪称福建民居之最。
走进宁化、清流、明溪等地乡村,你会发
-
7年写歌2000首人称“客家山歌王”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核心提示 黄浩群,梅州市兴宁客家人,1948年出生。在家乡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他,虽然喜欢客家山歌,却因疲于生计,一直不能尽情欢唱。2001年,黄浩群来到深圳给儿子带小孩。3个子女在深圳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老人的心情也变得开朗。来深7年,他写了2000多首客家山歌,多次获邀登台表演。认识他的人都称他为
-
两岸客家文学同根同种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冷剑波
对话人物简介
古远清教授出生于梅县梅西大坪镇西山村赤岭头,1953年毕业于大坪程风中学,1959年毕业于梅县高级中学,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香港岭南大学客座教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在国内
-
客家年俗,在传承中绽放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瑞金市叶坪乡,在祖祠堂里,谢家宗亲按传统礼仪割鸡礼迎祖祭。
宁都县黄石镇,在祖祠堂前,身前摆满祭品的客家农村妇女在虔诚地等候祭祖仪式。
宁都县黄石镇,人们燃放鞭炮迎接前来祭祀的祭师们。
○记者刘念海 廖祥云 文/图
今年春节,央视“新春走基层”以“家风是什么”为主题进行了采访活动,在全国范围内
-
“川闽客家合作前景广阔”
-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记者】请问陈教授,你能否介绍一下你的身世?对闽西有何感想?
【陈世松】根据世代留传下来的一部家谱(四川三台《陈氏族谱》)记载:“吾族自闽省以来,未暇悉载。但即延平府贡川迁于龙岩州漳平县永福里蓝田乡,建置宗祠,祠宇相传,约有十余辈。”祖先来不及悉载的家世,留给我这个学历史出身的后辈来整理。为探寻祖先
-
客家研究知名人士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畅谈梅州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曹优生)国家文化部最近批准梅州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的一件喜事,也是建设世界客都、打造文化强市进程中的里程碑。日前,就我市成功获批设立国家级客家文保实验区的重要意义,以及下一步应如何继续做好客家文保实验区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客家研究方面
-
客家医药给健康把脉为百姓造福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犹县中医药世家传承人正在钻研古籍医书。
上犹县中医药世家传承人典藏医学古籍。
张鸣文/图
上犹县客家医药源远流长,当地群众自古都有传承研习传统医药文化的民间习俗。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主要以师学相传民间草药认知为基础、以口传心授民间医药说唱诗歌为理论、以世代相传手抄秘方为蓝本等形态流
-
凌晓芳:21载潜心收藏客家花帽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凌晓芳展示她收藏的花帽。
戴客家花帽的孩子。
凌晓芳创作的客家花帽油画。
谢利生文/图
她从小受客家文化的熏陶,对客家花帽那精致的图案花纹产生了浓厚兴趣。1992年,大学毕业后的她开始了收藏客家花帽,如今20多年过去,已收藏各式绣花客家花帽2000多件,并引起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
-
从客家山村放飞的驭风男儿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廖翠霞特约记者傅亮
前不久,本报刊登了龙南籍空气动力专家王勋年的事迹。王勋年,这位从赣南客家山村走出去的风洞专家,扎根深山27年,用青春和智慧为祖国的空气动力学事业谱写了一曲壮美之歌。他的求学年代是怎样度过的,他与亲人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日前,记者走进龙南,探寻王勋年的成长足迹——
(一)
-
“从小学唱客家山歌乐趣多、好处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记者黄佳丰
【每周话题】
为培养客家山歌人才、弘扬优秀客家文化,去年8月,我市启动了客家山歌手培养和客家山歌创作战略工程。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作为客家山歌培养战略“双工程”项目之一一直备受市民关注。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今年报名参加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的人数突破8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