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自然灾害的角度看客家精神特质的形成
-
作者:邹春生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精神特质 自然灾害 人文精神 组成部分 客家民系 自然环境 全球化 阐述
-
描述:境这一角度进行集中阐述的,则相对较少。[第一段]
-
文化的遗韵 精神的空间:福建土楼的建筑空间意蕴探索
-
作者:邵银 李嘉华
期号:第7期
来源:建筑科技与管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架下的功能、空问结构、装饰、建筑意蕴的探讨.揭示建筑空间中客家人的审美思维和土楼文化的精蕴。
-
品味赣南客家女的色彩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赣南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
日前,我作为中国作协“走进红色岁月”瑞金团的成员来到了写满血与火记忆的赣南。此时的赣南草长莺飞,满目红翠,红的是花朵、是泥土、是血色的印记、是革命的情怀、更是十万八千多位烈士生命燃烧的火焰;绿的是秧苗、是树林、是希望的田野、是生态的家园、是勤劳的赣南人民为山川披上的碧翠
-
客家人文精神贯穿始终读曾志平长篇小说《六如轩》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六如轩》(载《中国作家》08年4期)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素材,为我们原汁原味地披露了惠州改革开放30年的坎坷历程。徜徉在字里行间,不难体会出作者对惠州本土生活的熟悉和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对儒家思想宗教文化的推崇和商业伦理道德的客观评判,对义利观人性的深度挖掘剖析和对客家人文的清晰透视。尽管小说仍
-
客家古屋长兴围成海内外子孙共同精神家园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广东兴宁市典型的客家围屋长兴围,历经370多年仍保存完整,从这座古屋走出去的人,如今已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国,他们经常从海外回来在这里欢聚一堂,古老的客家围屋已成海内外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
长兴围坐落于兴宁市宁新街道办大圳村,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是由当地罗氏的十三世九章公所建。
-
崇林世居:客家精神历史读本“岭南围龙屋之王”穿越200载岁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①:崇林世居龙厅入口处悬挂的牌匾。
图②:崇林世居全景。
图③:崇林世居左侧门,两侧石刻对联寓意祈求天下太平、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姚木森 摄
不身临其境、亲眼目睹这盘龙卧蛟般的客家围龙屋,就无法理解当地人提起崇林世居时的那份骄傲。穿过钢
-
再出发,“文化立市”战略再发现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黄金时代(社会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9月6日上午在深圳举行,胡锦涛出席庆祝大会并就经济特区发展提出五项具体要求,其中,第三项要求是: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
-
记者走基层共学六中全会精神客家文化绽新枝
-
作者:李烈刘才恒罗旺水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
月之银(外一篇)
-
作者:温燕霞
期号:第4期
来源:百花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走过,当少女在光阴中渐渐长成,当喧天的鼓乐终于在门前响起,已然老去的外婆流着眼泪取出几乎和女儿同龄、甚或与自己同龄的银项圈,以无限的细致戴在开了脸、梳好头、穿着嫁衣、即将上花轿的女儿颈间,厚重的银项圈顿时
-
客家韵味 客家精神 ――2010年海峡客家旅游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歌舞如潮,激情似海。9月10日上午,一台以展示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风情为主旨,充满客家韵味的2010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情满汀江》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在长汀县火车站广场火热上演。
“延绵潺潺的汀江河,书写客家人的辉煌历史……”演出在大型舞蹈《客家亲,慈 母情》中拉开帷幕。情景歌舞表演《客家山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