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14)
期刊(198)
学位论文(133)
视频(29)
图书(25)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614)
期刊 (198)
学位论文 (133)
视频 (29)
图书 (25)
会议论文 (3)
按年份分组
2015(29)
2014(314)
2013(120)
2012(131)
2010(105)
2009(65)
2008(48)
2006(16)
2002(4)
200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72)
赣南日报(49)
福建乡土(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
福建文学(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源流(2)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
诗刊(1)
漢學研究(1)
城变 洛带古镇:娱乐化的客家婚礼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了。 犹具特色的当数“哭嫁”。新娘在过门的前一天晚上,须于娘家伤伤心心大哭 场,谓之“哭嫁”。哭前于水桶中点星灯,父母焚香祭祖,禀告女儿即将出嫁的消息。女儿跪红毡或蒲团上,哭述爹亲娘亲、哥嫂弟兄以往
恩施 小地方的大气场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恩施县志》:“明设施州卫,雍正六年称施县,雍正年改称恩施……”恩施之意,即雍正皇帝恩赐于施县之名,故名恩施。 放眼望去,变革中的恩施与湖北众多小城市一样,开阔的迎宾路昭示着建设者迫不及待要
让惠州传统糯米酒酿造业复活吧!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黄酒酿制需经过炙烤。《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东江时报》今日惠州网合办 近日,惠州糯米酒的香味弥漫报端。《东江时报》“山水酿惠州”栏目连续刊登3篇惠州人泉水酿糯米酒的报道,引起众多关注。网友“黑夜白格子”在今日惠州网东江论坛发帖称,糯米酒其实是惠州对黄酒的称呼,惠州黄酒飘香,应该
大埔:“客家香格里拉”美如画卷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丰富的民间活动。 茶阳镇有保存完好的骑楼街。 大埔有美好的自然风光,坪乡的千亩梯田在晨雾中如梦似如幻。 大埔,被誉为“客家的香格里拉”。没有来过这里之前,总觉得这样的评价肯定有些夸大。然而来这里游历之后,你就会发现如此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大埔的美,是绿色山水的灵动与秀美,是古老的围龙
客家竹豪箍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钟明山 年轻人也许会问:“豪箍是什么呀?”这也难怪,因为他们没见过,更没有用过。豪箍是客家人用来捕鱼的传统竹制手工艺品,60岁以上的人很多用豪箍捕过鱼虾改善生活。过去有句老话:“沾到鱼腥气,掐烂饭甑箅。”在那生活贫困的年代,没钱买鱼虾吃,只有想方设法自己去捕捞,而豪箍就是农村人捞鱼虾的好工具,可
客家小吃的“宁化路”
作者:陈亮 刘才恒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时下,走进客家祖地宁化,随处可见客家小吃的门店,兜汤、烧卖的香味不时钻入鼻中。 客家小吃,源自中原一带汉族先民饮食习俗,有1000多年历史。如今,在宁化,已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富民产业。 据宁化客家小吃办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除本省外,客家小吃已发展至江西、浙江、广东等周边省城;小吃店开业1771家
梅州:客家人的梦里家园
作者:饶瀚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对于梅州,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提起“梅州月·中华情”——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或许你就有了一点印象。当时国家级媒体选择在有着“世界客都”之称的梅州举行这样的主题晚会,显然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全球华人在中秋佳节思乡、思亲的特别情愫。梅州,无疑是能撩动这丝情愫的“梦里之地”。 位于广东省东北
“客家民居博物馆”桥溪村去来
作者:王漫琪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反围龙 桥溪村里最恢弘的建筑——继善楼 ①继善楼内的装饰带有明显的西洋风格 ②村干部朱新辉致力于桥溪朱氏族谱的修编 ③房子内部装饰精美 ④古色古香的内部结构 ⑤继善楼内的“朱子家训” ⑥103岁的杨云招在世德楼前留影 四合杠方形围 杠楼 合杠楼 梅州雁洋 桥溪村 文/
川风流
作者:章武  期号:第10期 来源:海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最早以外销永定烟丝为主的海上丝路,从广东汕头进入大海,走向世界。我以为,从中坑到中川,这一字之改,正好说明中川人得风气之先,其思想观念很早便从封闭走向开放。 当我们离开家庙,沿拐八弯的小巷
饭养身来歌 养心,要你式歌实在难----苗族歌的文化功能
作者:谢科表  期号:第7期 来源:广播歌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征求双方父母同意婚配即可按苗家婚俗订婚、结婚。“文革”时期,“茶棚”被当成“四1日”全部拆除,苗家青年则改成在风景秀丽的山坡对歌,自由择偶。上面这首茶棚歌为女声二重唱,表现了青年男女们向往自由恋爱,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