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朝客家糍粑碌碌烧
-
作者:曾海城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社区“巧手妈妈”们在做糍粑。
“十月朝,糍粑碌碌烧。”这是一句客家俗语,说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日前,沙田社区一帮“巧手妈妈”聚在一起,做客家糍粑送给社区孤寡老人。
糯米粉、花生、芝麻……在沙田社区居委会的饭堂,“巧手妈妈”已经把做客家糍粑的原料准备就绪,正准备“大干一
-
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
-
作者:李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黄遵宪 文学地位 《人境庐诗草》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饮冰室诗话》
-
描述:主吾种,续吾教”。受梁启超的影响,黄遵宪在古典诗坛中备受关注,时人撰著诗话,争收人境庐诗。从政治文化的中心上海、北京,到政治文化的边角香港;从主流报刊到非主流报刊;从维新派到一般诗人、学者;都对黄遵
-
“业余选手”剪出客家美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外表似“假小子”的谢秀珠拥有一双巧手。(郑新福摄)
钟兴明曾仕谦郑新福
身边人>>>
“闹着玩”结缘剪纸
谢秀珠出生于梅江区金山街道东厢,在肩一小学任职语文教师,是名纯粹的“文字”派。她与剪纸这门艺术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中,朋友让她为新房的窗户做些装饰,让其显得不那么单调。她灵机一动
-
使命为先润无声艺术播洒两岸情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詹秀蓉
“我这次特地从美国回来参加在赣州召开的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和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觉得有一种使命让我无法推卸,这也是我多年来在书法艺术创作上体现的海峡两岸情,希望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合作有更广阔的前景。”8月13日,出席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和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
-
客家民俗“喊魂”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区。屋前多有小溪、小河或池塘。有的屋前屋后是高头高坎或山路。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小孩易跌。一旦小孩跌倒,多数都会着惊。晚上孩子睡在床上,心脏常一下子跳动,使小孩口说梦话:我怕!我怕!有的哇的一声惊叫起来。这种情况,我们客家人叫“孩子着吓”。
孩子“着吓”了,过去,家里的老人,主要是做
-
客家送月饼的传说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关于八月十五送月饼,客家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南宋时,北方一些汉人不满金人入侵中原,准备组织反抗,但是金人控制很严,为了传递消息,统一行动,就把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指金兵)”的字条藏在月饼中,用送月饼的方式联络群众。后来,八月十五成为一个民间的纪念日,无论南方、北方,都继承了八月十五互送月饼的传统,
-
国际客家文化协会举办年度恳亲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日本国际客家文化协会于日前举办年度总会和恳亲会,并在会上推出9月初完成、每年出刊一册的《客家与多元文化》期刊,内容收录台日学者研究关于客家文化的论文,该会表示会将这本受到客家文化研究者重视的期刊带到印尼雅加达,分发给届时参加全球客家恳亲大会的成员。恳亲会上一致议决,2014年该协会将成立满10周年,
-
冬至必备小吃——客家萝卜粄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萝卜粄做起来不复杂,但要有耐心。 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摄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12月22日是冬至,对于客家人来说,萝卜粄是冬至必备的小吃。住在惠城区江北景富花园的梁满妍最近从
-
客家会办中秋及教师节联欢大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为了庆祝中秋节及教师节,奥地利客家会于9月28日在维也纳乐口福饭店举行联欢大会。联欢会由客家会长黄蕙珊主持,世界客家总会副总会长张春娟及旅居奥地利客家乡亲与侨团代表百余人出席盛会
-
忠厚客家女:好心人,不用再汇钱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民生追踪】
本报讯(记者练海林)去年5月15日,本报“民生”栏目报道了兴宁永和镇七层村村民吴锦元,正值壮年但患上急性白血病,一贫如洗的吴家想让正读高二的儿子辍学打工又于心不忍,吴妻黄仕芬陷入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