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语生活学校国小学童客语使用及能力之分析
作者:胡愈寧  期号:第2期上 来源:联大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语生活学校  母语  客语Hakka  客语生活学校Hakka  living  school 
描述:同學交談則幾乎皆是以普通話溝通,學童與祖父母交談主要使用的語言是客語佔46.1%,普通話佔31.1%,與父母交談使用客語的比例偏低僅23.3%是客語傳承的一項警訊,學童間語言溝通以使用普通話者最多有91.0%,其
深港社会语言环境对中小学母语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
作者:张效民  期号:第S3期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深圳  香港  语言环境  中小学  母语教学  影响  对策 
描述:,应从改善社会语言环境、家庭语言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等诸方面努力,提高母语的教学效益。
认同建构为传播基础概念之初探:以美浓反水库运动为例
作者:林福岳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华传播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识动员  社区传播  社会运动  美浓反水库运动  族群认同  传播研究 
描述:动中,运动组织者所用的论述方式,是将论述植基於客家族群既有的认同上,提出反水库即等同於维护生存权、延续族群命脉、展现客家精神的诉求。在策略上则区隔群与他群,突显美浓客家人的共同意识,并掌握对议题
客家人与新兴木刻运动
作者:赖荣幸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鲁迅  新兴木刻 
描述:就全国的木刻运动而言,客家人在诸多方面开了先河。从民族(系)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客家人积极参与这一运动的原因及其特点,并把20世纪上半叶新兴木刻运动中的客籍木刻家乃至当时所有客籍美术家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对们挖掘研究客家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世界客家运动:一种国际移民族群权利运动研究
作者:余彬  期号:第9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客家运动  国际移民  族群权利  新客家运动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描述:世界客家运动是一种国际移民族群权利运动。世界客家运动包括三个阶段:"宣言"阶段的生存权运动、"正名"阶段的话语权运动和制度化阶段的发展权运动。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一种新客家运动
试析马来西亚华人母语的转移现象
作者:洪丽芬  期号:第1期 来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华人语言  方言群体  母语转移 
描述:根据在马来西亚进行的实地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实例,以马来西亚五大方言群体为基础,逐一分析福建、广东、客家、潮州和海南方言群体中,相同家庭里祖子孙三代的母语种类和数量变化。研究证实,马来西亚华人的母语从方言逐渐转向英语和华语,开始摆脱原有籍贯的方言痕迹。
客家方言语料库建设与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研究
作者:邓海龙  期号:第2期 来源: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语料库  母语迁移 
描述:本文认为目前关于客家方言和英语学习中客家方言母语迁移的研究还停留在感性的、缺乏系统和规范的阶段,同时提出通过建设客家方言语料库可以有效地促进母语迁移研究,并就客家方言语料库的可行性展开相应分析,最后肯定了客家方言语料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在母语迁移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方言区幼儿师范普及普通话工作之
作者:卢端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普及普通话  普通话训练  幼师生  幼儿师范学校  语流音变  方言区  幼儿教师  幼儿化  客家语  语音训练 
描述:方言区幼儿师范普及普通话工作之见卢端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如能得到正确的教育、引导,可掌握母语的全部语音。但是,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的不同,必然导致幼儿的语言发展的差异。生活在方言区的幼儿受方言环境影响,语言发展难免地带...
闽西客家地区舞龙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张赐东 郑健荣 张媛 李志军  期号:第5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客家地区  舞龙运动  现状  对策 
描述:舞龙运动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也是闽西客家地区民俗体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客家体育文化思想的重要代表。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闽西客家地区舞龙运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其发展趋势提出对策,以期为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的地盘熟悉
作者:熊姿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熟悉  客家人  欣赏价值  历史价值  占地面积  投资环境  学生 
描述:校学生大都是本地的客家人,他们保持了客家人的许多传统,有的学生小时候还在客家围住过。但说起客家围的历史价值和美学欣赏价值,大部分同学没有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