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谚语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人穷志不穷,蟒蛇脱壳变成龙。有理唔在声大,药好唔怕病重。枯树无果实,空话无价值。心诚唔在话多,酒好唔在量多。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善事多做,恶事莫为;与人为善,何乐不为。蒸酒做豆腐,到老唔敢
-
客家文化异彩纷呈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今年7月以来,连城县积极筹备《价值连城》文艺晚会,演员们精心排练《武术气魄》《客家绝技》《龙舞海西》等充分展示客家文化特色的精彩节目。
连城县是客家祖地之一,是客家名县,也是客家文化的代表县
-
客家“老古话”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温云远
客家“老古话”,凝练有力,比喻生动,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它既是当地客家人生存智慧的结晶,又是客家生产生活方式的体现,更是客家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写照。可以说它是客家人的至理名言。从这
-
客家好爱你爱情伴乡情两岸青年七夕夜共谱“土楼恋曲”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 刘玉荣 通讯员 刘永良)又到一年一度的七夕节,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两岸客家青年在人间牵手。昨晚,“土楼恋曲”在永定洪坑庆云楼浪漫上演。来自两岸的100多名客家单身青年,以古老的土楼为证,手拉手心连心,共赴这场充满客家文化韵味的倾情之约,将今年的“客家好爱你”海峡两岸七夕牵手会推向最
-
客家名菜――“泥鳅钻豆腐”
-
作者:蓝玉文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有许多名菜,如田螺蒸排骨、酸菜煮田鸡……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泥鳅钻豆腐是客家的传统风味菜,看之十分别致有趣,嗅之香味直冲鼻中,食之让人赞叹不已,回味无穷。
传说过去祖居在“九巷十八下”的庐
-
客家砻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记者 朱裕森 图/文
“砻谷口悉嗦,碓米落镬;雷公轰轰,雨子点点;驮张脚头游天井。”这首童谣牵扯出一种生活用具——砻,千百年来,是它把谷子变成白米,从落后的舂米演绎到砻谷。
近日,记者在连城县朋口镇金龙村看到了86岁老人丘振昌做砻的全过程。这在闽西已是难见的传统手工艺。
砻,酷似石
-
连城客家美食“清明粄”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图邹善水
连城县美食“清明粄”,是客家美食中,米的一个特定种类。在连城县农村,流行数百年历史。
每年的清明节前,百草葱绿,万物生长。“清明时节雨纷纷……”,在闽西客家地区,清明节前后是传统祭祖扫墓的时期。供奉祖先的祭品之一,就要做一些“清明”。清明跟客家人平常的美食黄米最大区别是青皮。事先,
-
发掘客家文化开展特色教育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日前,武平县实验小学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学研究》实验学校。据了解,该课题负责人为福建省教育学院鲍道宏博士,龙岩市仅武平县实验小学为全省确定的九所实验学校之一。
5月23日,该校校长刘德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学校正以“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
余秋雨参观考察永定客家土楼
-
作者:李添华 何雪昌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昨日,在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龙岩市第六届旅游节即将拉开帷幕之际,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余秋雨先生,在永定县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考察永定客家土楼。
当日,余秋雨一行首先来到永定县洪坑振成楼,饶有兴致地一边参 观一边听楼主林日耕对土楼作的介绍。参观过程中,余秋雨
-
客家谚语趣谈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谚语是一种在群众中流传较广的固定语句。客家谚语非常丰富,包括气象、农事、时令等等。谚语生动、精练、质朴,韵味隽永,朗朗上口,易记易传,具有鲜明的方言和地域特色,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因此,谚语又被誉为“语言之花”、“智慧海洋的明珠”。
与雷有关的谚语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无多。雷打冬,十只牛栏九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