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客家族群意识与语言政策关系之研究
-
作者:高满祝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族群意识 语言政策 语言权力
-
描述:言復甦機制及各國語言政策的研究結果進行分析、研究比較。回顧針對族群意識及認同、多元文化及語言權力的相關理論。本文也使用歷史分析法,從我國自清朝末年、日據時代、解嚴前的國民政府時代,以迄於解嚴後的民主化時代等語言政策歷程作敘述,以歷史綜觀的視野來描述現行客家語言政策的改進之道。研究分析的結果顯示:一、臺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場域:在對族群文化傳統的認識與行為實踐的過程中,應理解各群體之不同的社會身分與主體位置,破除「他者」的迷思,認可各差異文化的價值。二、臺灣客家族群語言、文化的永續發展:客家族群對已身語言、文化的認同,強化並凝聚客家族群意識,爭取客語發言權及使用權,提昇語言地位,為客家的永續發展開創前景。三、和諧的國家語言政策:透過政府語言政策來平衡族群之間的地位及權力的落差是符合重視語言保存和語言人權的世界趨勢。四、語言權利的尊重:無論族群人數的多少均應尊重其語言權利,以避免對弱勢族群的語言文化流失造成不可彌補的缺憾。最後,提出落實各族群語言發展的權利,各族群語言的法定平等地位應受到憲法保障。在提昇客家語言權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客家運動的再創新,在既有保障客家語言權力的訴求外,更應發揚客家語言文化的內在價值。
-
携手打好“客家牌” ――访台湾中华两岸旅游产业
-
作者:黄俊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第七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的成功举办让我深有感触,龙岩应作为客家文化发展的前导和基地。”9月10日上午,台湾中华两岸旅游产学发展协会理事长、康德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冠亚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沈冠亚女士告诉记者,如今台湾的客家文化比较 分散,但都形成了各自特色,对于旅游业来说,这就需要
-
传播学视野下江西客家民居建房仪式初探
-
作者:许飞进 吴丁丁 罗奇 杨大禹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其特点是经济文化越发达的地方,其信息衰减则越强。另外,从分析中也可看出,江西客家民居建房仪式与云南地区有一定的关联度,对云南民居建房仪式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有利于地方性特征的分析与辨别。
-
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
-
作者: 美 迈克尔·赫茨菲尔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人类学
-
描述: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
-
钟理和的小说创作与客家民俗文化
-
作者:钟建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钟理和的小说创作与客家民俗文化
-
中国客家博物馆落户梅州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翟永鸣通讯员/罗伟章刘海祥)昨日,笔者从梅州市获悉,经过不懈努力,建馆一年多的广东客家博物馆已成功通过审批,成为中国客家博物馆。世界客都梅州增添了一座属于全球客家人的丰碑。
据悉,经三年筹建,于2008年元月建成的占地面积163.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国内规模最大的广东客家博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州客家山歌 山歌一声山水绿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山歌远传扬,
条条唱出情意长;
条条唱出郎心事,
声声唱出妹衷肠。
越过岭表的绵延丘陵,我们来到梅州。在此地寻找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不必翻山越岭到丛林深处祈求巧合机缘,更不必花百多大洋专门去听表演专场,就在梅江边上,几个老人随便一聚,唱了千年的调子夜
-
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作者:王静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风俗文化 日本 文集 风俗文化 中国 文集 地理环境 文集
-
描述: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始兴客家民俗文物展 漆金木雕花轿再现客家婚嫁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展厅现场展示客家婚嫁挑送礼物的情景
雕刻精细考究的清代大木花轿,清末丝绸碧玉绣制的花轿八卦图,充满艺术情趣的花瓣状口水枷……150多件来自始兴县博物馆的《客家风情——始兴客家民俗文物展》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为广州市民带来浓浓的喜意。
客家风情:
男雕女绣展才华
“君子好逑宜家宜室,大人占吉
-
“客家文化根在客地”的新确认 ――评谢重光《客
-
作者:邹文清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从何处来”,是谢重光先生十几年来不懈追问的一个客家学核心问题,客家与中原及客地的关系则是其中的焦点。在其新著《客家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谢教授摆脱时论、推陈出新,提出了“客家文化根在客地”的重要观点。
在致力于科学的客 家学建设中,谢教授一直呼吁要拓展研究领域的宽广度,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