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信托与三明客家先民的公益事业持续化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颜志文
明清时期,社会公益事业种类很多,诸如对鳏寡孤独的抚恤、对灾荒的预防、对公用事业的参与等等。客家人热心公益事业,客家祖地三明一带亦不例外。
纵观历史,三明客家先民从事公益事业有两个特点:首先是名宦倡导,全民参与。明清时期,闽中各县对鳏寡孤独的抚恤,都见诸史册。闽地旧有溺女婴陋习,而闽中各县
-
客家地区的私塾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平远县仁居镇后山岗私塾“张家试馆”
【索隐】
客家人历来崇尚读书,视上学求知为人生头等大事,宁愿挑担、卖菜、做苦工,也要供子弟读书。特别是科举取士时代,家家都全力以赴,希望子弟能认真攻读,考取功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当小孩子七八岁时,就要送到学馆去“破学”,意思是打破原生态蒙昧状态,开始求知求学
-
绚丽多彩的赣南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围屋里的迎春魏玉敏摄
于都唢呐“公婆吹”特约记者康育生摄
客家文化是客家话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广义来说,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客家人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客家
-
客家风情看龙岩
-
作者:严群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土楼一景
才溪红四军旧址
土楼内祠堂
万人采茶灯表演
连城古民居
配文图均为本报记者赵树宴摄
翻开闽西龙岩各县历史,走过这块1.9万平方公里的南国热土,客家人所创造的五彩纷呈的文化和千姿百态的民俗风情令人眷恋,勤劳智慧的客家儿女用自己的双手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龙岩赢得
-
麒麟劲舞山歌嘹亮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六联社区居民表演太极凉帽舞。
本报记者 包国军 通讯员 王毅龙 文/图
以“一社区一文化品牌”为重心,传承培植客家文化精华;以客家山歌为抓手,全力打造客家文艺精品;以保护客家文化文物为出发点,加强文物申请及管理措施……近年来,坪地街道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加大对客家文化发展和保护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
-
客家桃花红 “长寿之乡”沐新年
-
作者:高 媛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高媛
春节7天长假,我们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过年方式:全家去河源和平县美丽山区悠闲度假,过一个没有应酬劳碌、没有喝酒伤身的健康温暖客家风情年。
独特古村落传统客家围
地处山区的河源市和平县保留了较多的古村落,其中以兴隆民俗文化村为最。此处通姓王,始祖来自山西太原,居三槐堂系。经浙江迁入福建,明
-
横岗每个社区都有客家古建筑
-
作者:凤飞伟 虞宵 王浪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龙岗是深圳最大的客家聚居区,客家文化是“龙岗的根”。随着近期龙岗提出弘扬客家文化,打造深圳“客家之都”的理念,挖掘、保护好客家文物已经成为全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一项迫切任务。
横岗街道的古建筑、古村落较多,是深圳市文物大镇。日前横岗街道配合市文物局和区文管办对辖区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一次大普查,使
-
粗布蓝黑衫与裤务实简朴客家衣
-
作者:郑子龙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古时,客家妇女穿的“蓝衫”所用的蓝布,据说是用草木染成的,可以防虫和预防皮肤病,被称为“蓝百永”或“蓝包永”,按字索义,是象征永永久久、百穿不厌的意思。
“现在旗袍最多,有近一半的量,客家传统服饰只占十分之一,只有四五个客人。”李光晨做一件旗袍的手工费可达400元-600元,但客家
-
历史印记:酒城犹见客家之光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由梅州客家人温镛(温荣盛)及其后人传承至今超过四百年的泸州老窖池群及生产场面。
走出国窖广场的展厅,可以看见温家重修的"龙泉井"。
在国窖广场的墙上,反映温家百年风云的浮雕清晰可见。
至目前,泸州老窖池群是全国唯一被列入国家"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国宝"白酒生产企业。
至目前
-
英德蓢新:客家古村莫雄故里
-
作者:焦莹 范桂典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英德市望埠镇西南面的北江畔,有一条并不起眼的传统小村庄——蓢新。蓢新不显山露水,却有着不简单的历史文化底蕴。从青石阶路到瓦窑群,从客家风格的祠堂,到祖籍于此、叱咤北江的革命将领“莫大哥”(莫雄),古老的历史文化,给这个原本平淡的小村披上了神秘外衣。随着岁月的流逝,蓢新人逐渐搬到异地,原本的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