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714)
期刊(99)
学位论文(6)
视频(3)
会议论文(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714)
期刊 (99)
学位论文 (6)
视频 (3)
会议论文 (1)
图书 (1)
按年份分组
2014(161)
2013(120)
2012(159)
2011(145)
2010(102)
2009(44)
2008(43)
2007(24)
2004(4)
1995(1)
按来源分组
南方都市报(29)
羊城晚报(21)
海峡导报(10)
其它(10)
福建史志(2)
金田(1)
梅县侨声(1)
党史文苑(1)
漳州客家(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
第五届客家方言研讨会暨首届赣方言研讨会在南昌召开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客赣方言  学术研讨会  南昌大学  客家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院  江西南昌  汉语言文字  海峡两岸 
描述:。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南昌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研究中心的客赣方言数据库。提交本
客家高僧慈航法师的传奇人生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宁江炳 慈航于光绪乙末年(公元1895―1954年)八月初七出身于耕读世家,建宁县溪口镇艾阳村人。据建宁《艾氏族谱》载:南宋末年,元兵侵犯凉州,艾姓兄弟自甘肃天水逃难至建宁西图际定居。建宁艾氏奉艾淑南为始祖,后西图际改称艾阳村。父亲艾炳元是清末国子监生,母亲谢氏系出当地名门。艾炳元给婴
蒋经国《新赣南家训》研究
作者:王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蒋经国  《新赣南家训》  抗战与建国 
描述:抗战与建国的历史要求及抗战初期赣南的乡村社会状况。第三章:《新赣南家训》的主题思想。从《新赣南家训》的内容出发,把《新赣南家训》与客家家训进行比较,提炼出《新赣南家训》的主题思想。第四章:《新赣南家训
论客家与民国时期广东革命
作者:骆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民国  广东  革命 
描述:中的卓越贡献,极大地影响了广东的政治发展进程。客家地区民众有优良的革命传统,从辛亥革命、广东各地光复、东征北伐、东江农民运动、东江革命根据地建设到抗战时期的东江抗日,各时期在广东客家地区开展
归侨家国情怀 筑起晶莹丰碑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古民居祥辉楼全貌 祥辉楼过道走廊 祥辉楼主人、爱国侨领朱祥辉 【围龙故事】 朱紫球 导读:沿着s224线,来到丰顺县黄金镇遍沙村段,会看到一座鹤立鸡群、别具风格的客家古民居——祥辉楼。在这座虽然留下残缺与遗憾的古民居身上,却闪耀着一连串深邃且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楼的主人是一位爱国爱乡的丰顺
客家走“古事”
作者:林开和  期号:第5期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比赛  元宵节  竞走  节日  福建  罗坊  天官  宁化  连城 
描述:在与客家发源地福建宁化县交界的连城罗坊,每年元宵节期间盛行走古事的活动,这种有些类似竞走比赛的走古事活动,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壮观,吸引了十里八寨数以万计的客人,为节日增添了欢快,乐趣。
致力于先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访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何
作者:戎章榕  期号:第5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炎黄文化  建设先进文化  闽台文化  闽南文化  福建省  学术研讨会  地域文化  传统文化  客家文化  中华文化 
描述: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少川,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2003年8月,在福建省炎黄文化
用客家文化助两岸交流
作者:张木森 林庭芳  期号:第10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两岸交流  闽西客家  龙岩市  文化交流  图书馆长  上杭县  县政协  定光古佛  先行 
描述:近年来,龙岩市政协着眼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客家文化交流,取得可喜成果。县政协委员严雅英在担任上杭县图书馆长期间,广泛收集客
江西客家"添丁炮"
作者:沈好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俗活动  江西  爆竹  中国传统  民俗学  社会学研究  客家人  生育观  仪式  宁都 
描述:江西宁都一带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维系数百年的春节期间的"添丁炮"、"割鸡"等民俗活动,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生育观的烙印,成为一个民俗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窗
夏同龢与丘逢甲的交往:以诗作与题字为证
作者:夏远鸣  期号:第3期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夏同龢  丘逢甲  交往  诗作与题字 
描述:祖籍贵州麻江的清末状元夏同龢与台湾诗人、抗日志士丘逢甲相识于潮阳,重聚于广州。在他们交往期间,留下许多诗作与题字。这些诗作与题字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可勾勒出他们交往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