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邻居学做茶果
-
作者:李榕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邻居聚在一起做茶果。 南都见习记者 李榕 摄
南都讯 见习记者李榕 “一斤米粉,八两糖,干葱头、花生油不能少。”邻居古秋霞跟着张运带念起了做茶果的口诀。家住罗湖区翠岭社区的张运带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客家人,做了26年茶果,前日三名同是客家人的邻居来到张运带家里学习如何做茶果。
将鸡屎藤摘下叶子放
-
新营道地的客家餐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地漫笔]
台南县新营市镇上有一间以万峦猪脚以及客家风味餐为特色的小吃餐馆,老板姓郑,本身就是屏东万峦地区的客家人。由于台南的饮食文化主要还是以小吃为主,因此以万峦猪脚、客家菜为卖点的就显得相当特别。
已开设约十年左右的吉利轩风味小吃餐馆,是新营市上少数能吃到道地客家菜的店家之一,除了老板本身
-
盘活客家资源和红色资源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张国洪
我们要借助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迅速动手,通过精心策划,充分挖掘,运用好、开发好赣州的客家资源和红色资源,提升赣州的文化品牌效应。
1.关于开发客家资源。一是要营造浓郁客家文化的人文环境和氛围。二是要打造体现客家文化的旅游休闲精品。要充分整合经营客家文化资源,全方位地向人们展示。三是要
-
强力打造客家特色文化产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平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凌峰
参加西北大学“文化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学习后,我深切感受到西安大气魄、大手笔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和成效,对我市大力发展客家特色文化产业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本人认为,发展梅州客家特色文化产业,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擦亮“世界客都”金字招牌。要加大宣传力度,大量
-
上坪客家风俗浓清明家家做茶果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深圳特区报记者 谭大跃 实习生 黄军
一到清明节,以客家人为主体的梅沙街道滨海社区上坪村,家家户户都忙着做茶果,这一风俗已延续多年。
“清明不吃青,走路两头轻”,是上坪村民人人都知道的一句老话,意思是到了清明的时候,一定要吃由粗叶、鸡屎藤等野生植物制作的点心,俗称茶果,这样才会身体健
-
客家山民下南洋新传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现代建筑胡文虎纪念馆与毗邻的客家传统土楼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位小朋友在胡文虎故居前玩耍。作为村里最有名的人,胡文虎的故居已无人居住,只有一位已搬到镇上的族亲偶尔回来打理。
福建永定县下洋镇是知名侨乡,也是中川古村落、虎豹别墅旅游目的地。中川村形成于明代早期,这里
-
汇聚全球客家土 共筑世界和谐墙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为送土嘉宾将客家圣土倒入汇聚箱。 记者 林立中 林阿玲 摄
□记者 林阿玲 林立中 通讯员 刘永良
“有请国内客家圣土!”三位身着统一服装的送土客家代表,手捧圣土,和着庄严的音乐,缓步走过迎请大道,将圣土倒入舞台前的汇聚箱,并用纯朴的客家话送上了和谐寄语。在迎请境外客家聚居地圣土入场
-
“金溪流域与客家”学术研讨会在泰宁举行
-
作者:巫瑞万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我市首次“金溪流域与客家”学术研讨会,于12月20日在泰宁举行。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副主任、市政协原主席、市客联会会长、第25届世客会筹委会副主任袁德俊,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杨彦杰出席会议。
泰宁县委领导在会上致辞。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金溪流域与客家”的主题畅所欲言,深入研讨,展示和交流一
-
苏家围:苏氏遗风 客家浓情
-
作者:李伟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触摸苏氏宗族七百年的足迹、体会客家人的文化精神、纵观新中国农村的沧桑变化,欣赏翠竹环绕的南中国画里乡村的美景。
苏家围位于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苏围村,距离河源市区26公里,至今有800年的历史。由18座明清时期“府第式”的客家民居组成,其中,最古老的房子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苏家围是宋代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