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9)
期刊(17)
学位论文(12)
图书(1)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9)
期刊 (17)
学位论文 (12)
图书 (1)
视频 (1)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33)
2013(19)
2012(7)
2011(10)
2010(1)
2009(5)
2008(2)
2006(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3)
深圳特区报(3)
明代研究(1)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1)
大仁学报(1)
嘉应大学学报(1)
炎黄纵横(1)
对外大传播(1)
嘉应学院学报(1)
八桂侨刊(1)
湖口老街古意盎然內灣濃濃客家風情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短短三百公尺的湖口老街,蘊藏九十年的歲月風華,紅磚、拱廊、立面雕花、牆飾,處處見證著這個從民國三年起就繁榮不絕的街市。 ——愛漫遊之「新竹老街」 遊台灣發現特別多老街被發展成觀光旅遊景點,有些老街是特產區,像之前寫的鶯歌老街;有些是讓你欣賞古建築和感受純本土風味美食;正是這回講新竹的3條著
基督教在客庄教会历史的探讨- 以新埔基督长老教会为例
作者:邱秋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埔基督长老教会  客庄宣教 
描述:史之新埔基督長老教會作深入的探討及研究。 座落於新竹縣新埔鎮客家庄的新埔基督長老教會教勢發展及興衰,是研究基督教在台灣客家宣教的縮小版歷史,本研究擬透過對其之研究,認識基督教在台灣客庄宣教的百年興衰與困難。 在基督教宣教的歷史中,客家人是隱藏的一群,客庄教會也是被宣教忽略的教會,資源缺乏窮困的客庄教會,在時代的動盪及變遷中,時而消失,時而復見,許多的客庄弱小教會經不起考驗及軟弱,消失在歷史洪流中。新埔基督長老教會雖然也是一間座落於鄉下的小教會,但因著許多牧者不求回報的奉獻及信徒堅定的信心,透過家族的傳承 ,讓該教會雖歷經改朝換代及不同政權統治,不但沒有在動盪貧困中消失,在最艱困的台灣剛光復時期,還協助牧養鄰近缺乏牧師的關西基督長老教會,與其它客庄教會一起度過難關,更在1956年與新竹聖經書院共同開拓竹北基督長老教會,自身也成為許多牧師、傳道人及長執的孕育所,並在2010年10月歡慶成立百週年紀念,成為北部第三間歷經百年之長老教會。 本研究期待透過對新埔基督長老教會的剖析能對基督教客家宣教及客庄教會歷史有所探討外,更期待能深入瞭解客庄教會所面臨的轉變及展望,作為未來客家宣教及客庄教會之參考及借鏡。
为参选市议员 周燕霞华埠访侨团 客家妹回娘家寻求支持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竞选法拉盛区市议员的周燕霞11日拜会崇正会等客属侨团。 (叶永康摄) 【侨报记者叶永康3月11日纽约报道】竞选法拉盛区市议员的“客家妹”周燕霞11日拜会崇正会等客属侨团,寻求支持。她誓言一旦当选,必定以客家人的坚强勤劳精神,当一个好的人民公仆。 周燕霞在她的竞选团队陪同下,先到联成公所,汇
试论梅州客家民俗文化的多元因素
作者:赖雨桐  期号:第4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俗  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  中原文化  客家方言  客家先民  梅州地区  天主教  三山国王  客家传统 
描述:暂无
从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体制看客家宣教
作者:黄伯和  期号:第6期 来源:道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从台湾基督长老教会体制看客家宣教
一个华南客家教会的研究:从巴色会到香港崇真会
作者:汤泳诗  来源:国宗教文化研究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一个华南客家教会的研究:从巴色会到香港崇真会
台湾客家宣教:以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客家宣教中会」为中心
作者:古仪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客家宣教  客家教会  客家宣教中会  客语 
描述:臺灣始於1865年馬雅各醫生(Dr. James L. Maxwell)開始在南部展開宣教,而北部地區的開端則是加拿大馬偕牧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於1872年到淡水進行宣教。南、北部宣教師們各自在其教區宣教、管理。宣教師來臺之初便學習當時臺灣人口佔大多數的福佬人的語言,以便溝通和傳講基督教訊息。南、北部的宣教師們曾到過客家地區宣教,但少有宣教師刻意學習客語來傳教,仍以福佬話為主要的宣教語言。 為了增加客家地區的宣教資源,1950年代起便有牧者組織客家宣教相關單位,以及將聖經翻譯成客語。至1980年代後,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設置「客家宣教委員會」,負責全臺灣之客家宣教工作,聯繫各中會辦理相關事務。長老教會是以「中會」為宣教主體的架構,中會管理所屬教會的財產和人事,一些客籍牧者認為唯有成立客家中會才能真正進行客家宣教工作,因此開始進行籌備、舉辦研討會、說明會等,以新竹中會(範圍含括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客家地區的教會為主,說服各客家地區教會加入並成立客家中會。2000年因加入之教會僅13間,未符合規定之15間教會,先成立「客家區會」,其中自新竹中會轉出12間,自高雄中會轉出一間美濃教會。2007年教會數量達到15間,升格為「客家宣教中會」。經客家委員會於2004客家人口調查報告顯示,全臺灣客家人口佔50%的地區有49處,以此比照加入客家中會之教會數,差距甚大,本文將探討教會加入或不加入之因素。 本文之研究成果有三個貢獻。第一,透過文獻資料及口述訪談,了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客家宣教及客家中會之歷史。第二,釐清客家宣教中會之現況與問題,宣教不分族群。第三,受社會變遷影響之下,客家文化(語言)難以在客家地區之教會被使用及呈現。
客家旧习漫谈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关照 客家人有不少传统习俗,影响久远的主要有三。 一是敬鬼神。无论是远古时代,还是小农经济社会,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经常处于不利和无力的境地,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界萌发出各种猜想,鬼神论应运而生。客家人既信鬼,也信神。就鬼魂而言,客家人相信“生死轮回”,认为人死后精灵不灭,或升天成仙,或投胎转世,或
闽台客家民间文化的共同特征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闽西是客家祖地,唐宋以降,北方士民大量流人集聚在闽粤赣边,汉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相互交融,形成客家文化;更重要的是,这里浩浩南流的汀江,既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浇灌、航运和对外开放的通道,相对高峻的大山又有助于保存固有的文化内核,以至于灿若星辰的客家民间文化事象得到保持,而没有在时代的脚步中被外来文化
美丽大埔争创客家文化生态示范区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美丽的大埔青山碧水彩云飞。林江声 摄 张弼士故居吸引游人纷至沓来。 大埔特色民居海源楼。 “客家水立方”——泰安楼。 陶艺之花。蓝巧 摄 大埔,客家香格里拉。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之誉。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大埔过程中,大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