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5千人合唱客家歌谣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2012桃园客家文化节“千人大合唱”10月20日热闹登场,吸引男女老少近5000人,高唱5首脍炙人口、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客家歌谣:《客家世界》、《客家本色》、《天空落水》、《皇天不负苦心人》、《十八姑娘》。现场由汲音交响管乐团伴奏,让客家歌谣呈现崭新风貌,高昂的歌声充分展现客家族群团
-
忆 中元节:客家人的七月半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农历7月15(客家地区也有在农历7月12、13、14的)是传统的中元节,客家人把它俗称为“七月半”。中元节源自佛教典籍,讲的是目莲在阴间看到去世的母亲受饿鬼纠缠,无法进食,便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兰盆经》,许其每年农历7月15设素筵供母享用,以后传承开来,遂成“盂兰盆节”的传统。
“盂
-
脍炙人口清新隽永——读《历代客家名人诗词选》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何昌奇
断断续续历时10年,由赖元冲、何志溪、黄连池主编的《历代客家名人诗词选》一书,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闽西作为客家祖地对传承客家文化作出的又一贡献。
客家先民自中原南迁的千年历史中,产生了众多的客家名人,其中不少是文人学士,在终生奋斗中,以诗言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的古典
-
《客家女人》在卧龙山花园开镜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众主演与观众及媒体见面。本报记者 杨应才 摄
本报讯 记者杨应才、通讯员周娟报道:10月18日下午,由香港城市电讯投资拍摄《客家女人》,在凤岗镇三正卧龙山举行开镜仪式。凤岗镇相关领导、三正地产管理层及该剧导演陆天华、主要演艺人员张可颐、刘美君等出席仪式。
据悉,三正卧龙山的拍摄工作
-
600人角逐淡水新春长跑大赛既有本地客家人,也有不少在惠过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黄尉宏)昨日是大年初一,天空下起了小雨,寒风凛凛,但丝毫没有阻挡惠阳区市民参与新春长跑的热情。当天,淡水街道第十五届新春长跑大赛举行,比赛路程全长约5.3公里,起点和终点都在淡水人民公园。
9时许,在淡水人民公园,陆续有参加比赛的选手到场热身,他们的亲朋好友也冒着寒风过来鼓劲。因为天
-
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余秋雨作客“客家讲坛”精彩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实习记者侯慧妮郑康伟黄汶
本报记者罗娟娟
中华文明始于4200年前
余秋雨:中华文明正式形成时间离现在有4200年,即是公元前21世纪,中华文明就成形了。一种文明成形有三个标准:一是要具备文字,二是必须有民间的聚居方式,三是有金属冶炼。在4200年前,中国就具备了这三个条件。那我们在
-
“龙岩人最喜爱的十首原创歌曲”出炉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罗姝)昨日,“第五届福建艺术节·龙岩人最喜爱的十首原创歌曲”颁奖演出在龙岩艺术中心剧场举行。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市政协副主席张菊兰到场观看并颁奖。
据悉,“龙岩原创音乐征集暨龙岩人最喜爱的十首原创歌曲评选”活动自今年8月下旬启动以来,在全市范围征集到了118首原创作品,随后,初评出的
-
客家香格里拉大埔游人如织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昨日,在有着“客家香格里拉”之誉的大埔,花萼楼、泰安楼、张弼士故居等文化旅游景点特别受游客青睐,虽然天公不作美,游客的游览热情依旧高涨。
“泰安楼是国内极为少见的石方楼,里面详细记载了客家人的发展历史、人情风貌;张弼士故居旅游区拥有数十座客家民居古建筑,具有非凡的观赏价值;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是
-
60万客家人形成四个“客家村”大型文献《客家人在厦门》将面市
-
作者:崔晓旭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导报讯
(记者
崔晓旭
吴晓平)在厦门的客家人有近60万之多,还形成了四个“客家村”。昨天上午,这些“客家人”的部分代表会聚一堂,他们打算出本书———
《客家人在厦门》,准备在第二十五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向海内外同步发行。
据厦门市客家经济文化促进会相关人士介绍,早在1200多年前
-
深圳六约新村: 现代客家人的幸福生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天下客】
提要:300多年前,随着清政府颁布“迁海复届”的命令,生活在福建、广东和江西山区的客家人大量迁徙到今天深圳的龙岗、宝安地区,开启了客家人在深圳的历史。300多年来,客家人在深圳这块土地上打拼,建设自己的家园。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与祖国的改革开放大业相伴,随着深圳经济的腾飞,居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