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27)
期刊(771)
学位论文(171)
图书(74)
视频(34)
会议论文(24)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627)
期刊 (771)
学位论文 (171)
图书 (74)
视频 (34)
会议论文 (24)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35)
2014(1040)
2013(345)
2012(319)
2011(296)
2010(247)
2008(122)
2007(55)
2006(38)
2000(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9)
福建乡土(7)
炎黄纵横(5)
大众文艺(5)
中外建筑(3)
住区(3)
中文信息(行游数码)(2)
教育文化论坛(1)
连城县印刷厂(1)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鎮文教:客家重文教深山藏書院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傳說在中秋月明夜,人們可以在此鹿鶴同春圖中,看見鶴舞和聽見鹿鳴。 客家人崇文重教,在培田這個偏居一隅的村落中,亦深藏著一個擁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南山書院。曾在此潛修的清代名士曾瑞春將書院與朱熹講學的鵝湖鹿洞相提並論。 始建於明朝成化年間的南山書院,圓石鋪階,穿過迴廊,陽光從天井斜曬進正堂來
千年客家
作者:郑永芳刘雪峰 朱建华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抱鼓石。 王太夫人祠。 白鹭位于赣县、兴国、万安交界处,属赣县白鹭乡,距赣州市区约70公里。呈半月形,面积为0.92平方公里。有500余户2000余人,绝大部分为钟姓。 白鹭
澳门路环村落空间发展研究:以黑沙为例
作者:梁美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街巷纹理  自然环境  空间重塑  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 
描述:,在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下,黑沙的空间形态、生活方式、经济模式以至社会结构等,也渐渐地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变化之中。人口数量的减少、人口结构的分化,以及产业的衰退,客观地造成了黑沙村村
粤北畲族传统民俗文化嬗变研究:以广东省南雄市高峰为例
作者:雷祖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畲族  客家  民俗文化嬗变 
描述:畲族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综述。 第一章叙述高峰的概况,包括南雄畲族的概况,高峰畲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历史调查以及高峰畲族的现状。 第二章以高峰畲族为例,从物质文化、人生仪礼、民俗信仰、民俗节日
砂州拟投巨资兴建客家村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马来西亚砂州石隆门一地,因早期金矿的开采,被视为是客家人最早移民立足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历史。目前当地各客家社团正在洽商,拟投巨资兴建“传统客家村”,并申报砂州政府把西连、石隆门、三马丹区域列为重点发展的旅游发展区。目前这项计划正在做可行性规划。当地客家籍华侨、社团首长认为,倘若该项计划能成功
拍摄传统年俗展示客家风貌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昨日,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一行到梅江区城北镇,将镜头对准客家独特的春节民俗文化,捕捉村民祭祖、备年货、贺新年等生动鲜活的客家传统年俗画面,拍摄记录了当地村民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情景,展示不同的客家风貌。 (曾仕谦钟兴明温惠婷)
闽西客家祖先崇拜的历史实践:以永定县林宗祖崇拜为个案
作者:林凤凤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祖先崇拜  宗祖崇拜  历史实践  权力结构 
描述:新农村建设运动的开展而发生变化的,更是引起包括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关注。本文立足于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以马克斯·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为主要理论架构,基于福建省永定县林宗祖崇拜
客家步雲鄕:生態旅遊致富
作者:張金川 賴美戀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步雲鄕:生態旅遊致富 “梅花山上享月華,阿哥買餠妹泡茶;清茶長在高山上,又嫩又香品新芽。”一進入福建省上杭縣步雲鄕,記者就聽到了遠處傳來的陣陣客家山歌。 山歌中所唱的梅花山於一九八八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而步雲鄕就位於保護區腹地,是“國家級生態鄕鎭”,素有“天然避暑山莊”及“動植物資
客家山村端午采药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温云远 客家山村过端午节吃粽子、挂艾叶,喝雄黄酒,同各地汉族习俗一样,然而端午采药是客家山村里古老的节俗之一。 世传我国上古时代,神农氏尝百草、制医药,为中华医药的始祖。客家先民自中原南迁后长期居住山区,远离市镇,求医不便,而且从事传统方式的农业生产,耕作山田,家庭经济多不宽裕,所以求医
福建高陂客家土楼楹联赏析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福建高陂楹联数量众多,质量上乘,是高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陂镇的楹联,大多是为寺庙、宗祠、楼居、学校而创作,实用性强。多数楼居联和各姓宗祠联,内容上以探本溯源、追怀祖德、敦睦族谊、激励后坤为主。观其联,知其人,通过对各家对联的赏析,能一窥其姓氏家族源流、先祖人物典故等。 如西陂林升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