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宗族文化与村民自治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钟雄浩
宗族文化是客家人的精神支柱,它具有无穷的力量。客家先民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的艰辛和磨难,最终到达闽粤赣三角地带,并建立起新的家园,所凭藉的最主要是宗族的组织与力量。这种没有政府支持、完全是民间自发、为生存而长期辗转的迁徙,如果没有宗族的组织、没有集体的团结力量与相互扶持,是不可想象的。
-
客家村镇银行畲江支行开业 在全省首开乡镇设立支行先河,叶胜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世锦通讯员邓竞辉)昨日上午,全省村镇银行的首家乡镇支行——梅县客家村镇银行畲江支行正式开业,标志着客家村镇银行在全省近10家村镇银行中首开到农村乡镇设立支行先河。副市长叶胜坤出席开业
-
客家建筑文化的美学浅探
-
作者:何仕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建筑 审美原则 形式美 空间美 保护传承
-
描述:寻客家建筑的优秀建筑理念,以期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一来得以存活,二来将这些优秀的建筑理念和生态观念融入当下的人居建筑环境建设中去,使人们的居住场所朝着更人性化、更和谐舒适的方向发展。文章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阐述方式,理论、分析、实例环环相扣,直至得出结论。全文共分为四章:引言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课题缘起、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的介绍。第一章客家建筑:民系与文化的载体与典型。通过理清三者的关系,为即将展开对客家建筑审美效应的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客家聚居建筑的美学原则。通过客家聚居建筑自身、南北建筑的对比来厘清客家聚居建筑的秩序感、向心感和整体感的美学效应。第三章客家建筑的美学表现形态,包括形式美和空间美。前者探讨客家建筑运用形式美法则的艺术构造手法。后者探究客家建筑的意境、生态美。就建筑引发人的情思而言,建筑的意境和生态美比建筑形式美更显著。因而对建筑空间美的研究,能更好的激发建筑美感的生成。第四章客家建筑美学的当代传承。建筑的精髓是创造优美的环境。从客家建筑的历史功用、建筑设计中吸取精华,通过整合、变通利用,使当下人的居住环境更和谐美好。客家建筑本身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特别是强大的防御功能在当下完全失去效力,客家建筑呈现出渐趋消亡的趋势,因而何以保护和传承具备重大价值的民族宝贵资源,何以持续利用客家建筑高超的设计理念和空间布局,是值得所有建筑人深思的问题。
-
移民、市场与社会:清代以来小江地域文化的演变
-
作者:朱晴晴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移民 市场 身份 村落关系 地域文化
-
描述:且作为一个小款同九寨一起以承担夫役的形式进入到国家赋税体系中。木材采运活动的进行促使流域内外的物产流动起来,同样加速了乡村社会特色形式的小商贩的产生。移民正是在此背景下进入小江地区,并同当地已有
-
永定客家土圆楼“和谐”美学特征研究
-
作者:卢丽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永定 客家土圆楼 和谐 美学特征
-
描述:楼“和谐”美学特征的成因和文化内涵,并对其成功申遗后的和谐发展进行现代性思考。第一章对主要对永定土圆楼“和谐”美学特征进行概述和具体描述,从土楼建筑外在造型、建筑功能、文化内涵等方面论述客家土圆楼“和谐美”特征:首先从外在整体造型的和谐及内在空间布局的和谐阐述圆形土楼形式上的和谐美;其次从建筑双重功能在土圆楼的融合体现——即物质性实用功能和精神性审美功能的统一,阐释土楼在实用性和审美性上的和谐统一;最后从土圆楼蕴含的建筑文化内涵出发,探究永定土楼建筑“真善美”在建筑技艺、建筑功用和建筑内蕴上的和谐统一第二章从上述三方面体现的永定客家土圆楼的美学性、实用性和文化性的和谐统一出发,并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客家民系发展以及土楼建筑本身演变三方面,探究其形式、功能和文化方面“和谐美”特征形成的原因,从而细致深入地挖掘整个福建土楼在建筑空间、建筑功能和建筑文化上体现的“和谐”美学特征和内涵。第三章从永定土圆楼新时代发展背景出发,探究永定土圆楼“和谐美”特征的当代启示和发展意义——即“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并重,文化传承与信息传播共进”,并从土楼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局限性中发现永定土楼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提出和谐发展是历史和时代进步的必然,是开发和保护并重的良方,从而找寻土楼成功申遗后在开发和保护、传承与传播中的和谐发展方法。上述三章以永定客家土圆楼“和谐美”这一典型特征为主线,研究土楼“和谐”美学特征的表现与内涵、形成因素和规律,和谐发展的启示和未来走向,力求建立清晰的线索对永定土楼进行审美关注和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确实有效的方法,促进整个福建土楼的和谐发展。
-
19项惠民工程今年拟投10亿安排1000万元修缮客家围屋,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黄尉宏 特约通讯员胡世文)今年,惠阳区委、区政府共安排实施19项民心工程,计划总投资近60亿元,集中人力、财力推进解决这些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这是记者日前从惠阳区开展 “三个年”(党建工作创新年、转型升级推进年、惠民工程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上获悉的。区委书记、区人大
-
过春节不忘弘扬客家美德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 江积仕 通讯员 罗展阳)“‘奖学助困,孝老爱亲’是客家美德!这个基金办得好,为家乡弘扬社会美德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也要加入!”6日,正月初三上午,在连城县北团镇江园村小学里,在北团中心小学工作的黄火星参加完江屋垅奖学助困基金第四次会议后,提出了报名申请。当日,25位该村及周边村的乡贤正
-
江西:赣南首部客家文学专辑出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四海客风]
由江西理工大学红土地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赣南首部客家文学专辑——《红土地与客家文丛》,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介绍,《红土地与客家文丛》约155万字、共分7部,分别为:《长途跋涉录》、《五弦挥红》、《红色无际》、《李一痕和他的诗友们》、《走歌的红妹子》、《无中生有》、
-
客家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研讨会举行 探索客家特色社会管理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黄佳丰通讯员罗金良钟雄浩实习生陈古妤)昨日,市人大、嘉应学院联合举行“客家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研讨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卫平,嘉应学院校长邱国锋,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古汉斌以及市直
-
客家邻居学做茶果
-
作者:李榕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邻居聚在一起做茶果。 南都见习记者 李榕 摄
南都讯 见习记者李榕 “一斤米粉,八两糖,干葱头、花生油不能少。”邻居古秋霞跟着张运带念起了做茶果的口诀。家住罗湖区翠岭社区的张运带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客家人,做了26年茶果,前日三名同是客家人的邻居来到张运带家里学习如何做茶果。
将鸡屎藤摘下叶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