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6)
期刊(15)
学位论文(5)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6)
期刊 (15)
学位论文 (5)
图书 (1)
按年份分组
2014(22)
2013(7)
2012(6)
2011(4)
2010(9)
2008(1)
2007(2)
2005(1)
2004(1)
196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
岭南文史(1)
中国老区建设(1)
惠州学院学报(1)
党史文苑(1)
漳州客家(1)
国家发展研究(1)
育达科大学报(1)
东海大学文学院学报(1)
历史教育(1)
客语民歌曾红遍全球客家地区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音乐人对于创新客家山歌的探索、实践早已有之,从未停止。国家一级作曲、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陈勋华介绍说:“客语歌曲,除传统客家山歌及山歌剧唱段外,有客语民歌和客语流行歌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梅州就出现了客语民歌(又称客家新山歌)。一直到八九十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是‘山歌王’张振坤,代表作有《歌声飞过淡水
[2004-10-01] 專業人語:客家人的驕傲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今年九月上旬,我隨香港梅州聯會、香港南洋輸出入商會一行六十多人到梅州參觀、訪問,參加梅縣松南中學成立九十二周年慶典。這是我自一九五八年離開家鄉之後第十次回鄉,感受最深的是瞻仰了黃遵憲的故居—人境廬。 早就聽說,日本人對黃遵憲非常尊敬。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知道後,專程到梅縣參觀人境廬。國務院前總理朱鎔
雁南飛北緯24°的風情 客家人的心靈家園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文:本報記者:徐紅特約通訊員:謝偉志 鍾鵬偉 北緯二十四度,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全世界能夠達到寶石級的翡翠,只有在北緯二十四度的範圍內才能夠找到。聞名全球的小海島沖繩,風景秀麗的雲南大理和昆明,也坐落在北緯二十四度這一區域,雁南飛恰恰也坐落在這「神奇的北緯二十四度」。 雁南飛,鑲嵌在客家地
客家“新丁”的取名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人把新出生的男孩叫“新丁”,给“新丁”取名是一件十分庄重的事。 “新丁”平安降生后,家中大人在家门口燃放长串鞭炮以示庆贺,但此时不取名字。大约过了八九天后,由家中长辈将“新丁”出生的年、月、日、时辰、地点端端正正地写在一张红纸上,然后请人排排“八字”(即出生的年、月、日、时),卜算“新丁”的命
六胡牌,客家老人最爱
作者:黄超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人爱玩的六胡牌。通讯员供图 南都讯 记者黄超在东莞山区片几个镇街的一些客家村落里,经常会看到老人们围成一桌打一种奇怪的扁长纸牌。据村里的干部介绍,大部分的客家老人都喜欢玩这种纸牌,简单说有点像麻将。不过鲜有年轻人对此感兴趣。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每一样都有九张牌,如果三个人打就不用蒙牌
客家人的布鞋情节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邱金湟 客家妇女入得厨房,出得厅堂,在田头地角,家里家外,处处能干,样样精通。而且,在针头线尾、挑花绣朵表现在做布鞋上,更显得心灵手巧。 客家布鞋具有浓郁的文化风味和人情味。不仅体现在鞋的做工上,还体现在其蕴含的情怀上。 客家妇女不但是丈夫生产劳动上的得力助手,而且十分重视缝衣、做鞋、刺绣
客家山歌要抢救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周宗胜 脍炙人口、健康向上的客家山歌,凝聚着客家人的聪明才智,她是客家人陶冶性情,交流思想,抒发情感的歌谣式山歌体,在鼎盛时期,有编唱基础知识的客家人,都能脱口而出,一气呵成。 客家山歌有三大特点,即时、即景、即兴。客家山歌内容丰富,有农事生产、日常生活,有子女教育、接人待物等,曾经涌
昔日客家农村的“打醮”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民俗] 昔时,客家地区农村流行延请道士、和尚为主角的“打醮”。这种打醮之俗是旧社会祀神超度的群众性迷信活动,当今已不多见。 打醮之俗,据清末黄香铁编纂的《石窟一征·礼俗》卷四载:“建醮之日,迎鬼王至各村,用僧众铙钹鼓吹,执事前导,村人各以门前设香案供果馔谓之接山大人。鬼王丈六身,须发俱赤色
“鸡屁股论”与“被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胡赛标 近日,电视剧《下南洋》在全国热播,引发收视狂潮。编剧廉越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我记得去福建采风的时候,曾经安排我去土楼的客家人家里做客。接待我的当地客家朋友迟迟疑疑地跟我说:‘廉老师,一会到了客家人家里,他们招待你的时候,也许会给您吃鸡屁股,我们客家人认为,鸡屁股是用来
連城客家宣紙作坊“百年不變色”
作者:郭煕嬋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連城客家宣紙作坊“百年不變色” 用“雪白柔滑,薄韌整潔”來形容剛出厰的宣紙實不為過。然而,呈現在記者眼前的,卻是一張迄今已有兩百年歷史的陳年宣紙,除了邊緣的微微泛黃,與一般新宣紙並無差異。 據史書記載,四百年前,“客家祖地”福建省連城縣遍佈造紙厰,當地造紙厰秉承竹絲天然漂白工藝,恪守明清客家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