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97)
期刊(272)
学位论文(110)
图书(33)
会议论文(18)
视频(4)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97)
期刊 (272)
学位论文 (110)
图书 (33)
会议论文 (18)
视频 (4)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4)
2014(389)
2013(97)
2012(94)
2011(85)
2010(52)
2009(46)
2008(25)
2006(6)
2004(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25)
嘉应学院学报(12)
地域研究与开发(2)
中华民居(2)
山西建筑(2)
广西民族研究(2)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中华民居(下旬刊)(1)
中华民居(学术版)(1)
亮出客家民俗文化品牌
作者:徐丽芸 叶伟贤 黄全星  期号:第2期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赣州南部的龙南县乡村,一座座客家围屋璀璨亮丽。客家先民从中原带来了伟大神奇的建筑,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客家文化浓缩了客家人的精神需求,意义深远。为打造"客家龙南",建设"客家名城",近年来,龙南县竭力保护和开发客家民
客家研究院2012年大事记
作者:嘉客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大事记  研究院  社会管理模式  学术研讨会  文化资源  传统宗族  学术报告 
描述:一月5—7日,肖文评参加政协梅州市六届一次会议,提交《充分利用客家传统宗族文化资源,创新乡村社会管理模式》议案,引起有关部门关注。二月5日,房学嘉应邀出席大埔县政府主办的“张弼士学术研讨会”,并作《关于开发张弼士故居旅游文化的思考》学术报告。
运用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践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
作者:曹小铃  期号:第1期 来源:新时代教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我校的艺术教育实践,通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从而形成学生的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我校依托乡村少年宫建设,培养学生艺术技能,在原有的艺术类课程及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开设了:摄影摄像、客家提线木偶、诵读与表演、手工与绘画、阅读与写作、舞蹈、器乐、泥塑、电脑等十几个培训项目。
福建连城县政协开展“提升客家民俗文化活动层次”专题调研
作者:周宗胜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政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俗  专题调研  文化活动  连城县  福建省  政协  相得益彰  民俗文化 
描述:随着福建省连城县国家4A级冠豸山“申遗”工作的深入,为促进自然景观旅游与优秀民俗文化相得益彰,日前,连城县政协开展了“提升客家民俗文化活动层次”的专题凋研。围绕享誉“天下第一龙”的姑田游大龙和有“乡村狂欢节”之称的罗坊走古事等20多种客家优秀民俗文化活动进行专题调研。
崇义县聂都的客家宗族民俗文化
作者:刘劲峰 宋德剑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崇义县  西南  山区  江西  广东  湖南  大余县  客家  宗族  民俗文化 
描述:聂都,是江西西南边陲上的一个山区乡村,它北、东、南三面分别与大余县河洞、内良及本县文英、关田相接。越过文英,与湖南汝城相望。西南与广东仁化毗邻。由于该乡地处山区,又介于湘、粤、赣三省之间,民间文化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1998年元月,笔者前住该乡进行了为期10天的田野调查。
客家群体组合和客家称名出现综述
作者:杨豪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体  客家  称名  统一全国  秦人  秦始皇  公元前  居住地  遗民  中原 
描述:南伐带动大批居民南徙,和三国吴后六朝由帝王南渡而带动了大批黎民南迁这两个关键时代。再具体一点说,便是要从中原遗民开始以同一宗姓,或本同一处原居乡村、地域齐齐作出南徙,其后都同在到达所居住地方或在侨置郡县中生存,从而组成了群体的那一时间中求索。[第一段]
万科-土楼计划,中国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世界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中国  建筑形式  客家民居  集合住宅  集合体  功能集  凝聚力 
描述:土楼是客家民居独有的建筑形式。它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问的一个集合体,即用集合住宅的方式.将居住、贮藏、商店、集市、祭祀、公共娱乐等功能集中于一个建筑体量。土楼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将土楼作为当前决低收入住宅问题的方法,不只形式上的承袭。
土楼公舍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青年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建筑形式  客家民居  集合住宅  低收入  住宅问题  集合体  凝聚力  城市管理  祭祀 
描述:土楼是客家民居独有的建筑形式。它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个集合体,即用集合住宅的方式,将居住、储藏、商店、集市、祭祀、公共娱乐等功能集中于一个建筑体。土楼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将土楼作为当前解决低收入住宅问题的方法,不只是形式上的承袭。传统土楼将房间沿周边均匀布局,和现
《走进客家社会:田野考察、文化研究》导论
作者:黄贤强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社会  田野考察  文化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  导论  2010年  文化风情  客家地区 
描述: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自有其道理。2010年夏季,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师生一行9人,带着欲亲身目睹客家原乡社会面貌和文化风情的心境,风尘仆仆地到粤、闽两省客家地区考察。11天内行经上千公里路,双足踏过十多个客家城镇和乡村,完成走进客家原乡社会的目的。
粤东大埔县百侯村的宗族、墟市、庙宇与空间建构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建构  大埔县  宗族  粤东  墟市  庙宇  传统村落  社会史研究 
描述:近年来随着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对于传统乡村社会的发展历史和影响因素因之越来越清晰。但大量研究还是就民间历史文献讨论村落,而没有将其置于具体时间发展和空间建构中进行讨论,因而有零散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