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提线木偶戏的百年守望新华社记者董建国
-
作者:董建国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木偶戏(资料图)
如今,福建连城木偶戏艺人李明卿总喜欢在闲暇时亮出他的“绝活”:一人分饰多角,十指翻飞提拉着十几个制作精细的木偶。而木偶们在他手里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或把盏挥扇,或笔走龙蛇,或舞枪弄棒,演绎着人间百态。
李明卿学习连城提线木偶已有30多年。他说,连城木偶戏始于清朝,
-
打造本土客家农耕文化村甘坑成生态文化创意村
-
作者:毕国学 谢小丁 李昌战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深圳商报讯】(记者 毕国学 实习记者 谢小丁 通讯员 李昌战)利用城市更新的契机“拆旧如旧”,将原有的甘坑客家村落打造成甘坑生态文化创意村,使环境差的后进村变身为如今环境美,治安好的明星社区。
布吉甘坑社区的变化令人惊讶。昨天,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甘坑社区党支部书记钟拥军笑眯眯地透露给记者这样一
-
“无房户”无法办理当地户口,结婚、生子、教育皆“碰壁”无房
-
作者:蒋铮 巢文芯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月14日,傍晚7时30分,刘若兰下班回到了南海黄岐的家。女儿小玉扑出来迎接妈妈,刘若兰却笑不出来。“小
-
昨天,你“剃龙头”了吗二月二龙抬头,要理发还要啃猪头,新客
-
作者:李春花 黄集昊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民间普遍认为,在“龙抬头”这天剃头,会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南都记者黄集昊摄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 二月二,龙抬头,要理发还要啃猪头。昨天是二月初二,北方人有剃头理发的传统习俗。南都记者走访发现,街头理发店生意确实比平日红火,就连非北方的街坊也图个意头理起发来。而一家西北餐馆推出的猪头肉节日菜
-
客家小吃惊艳味蕾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家小吃大受欢迎
客家小吃是客家饮食的一部分。客家人在迁徙发展过程中,对客家小吃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既融合了中原饮食的正统承传、苏浙制作的细腻精致、南粤小吃取材广泛多样的特色,又讲究“生态、绿色、营养、健康”,已经成为独具一格的广东地方风味小吃。游梅州品客家小吃,迎接您的是一场味蕾惊
-
客家人的吃“汤”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邱文
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吃”文化,还培育出了尊老敬老、重情重义、热情好客的美德。这在客家人的热情待客上,便可见一斑。
客家人待客热情,在吃的方面非常讲究。他们招待客人吃饭,一般有固定的流程。客人入席后,主人便提上一壶温好的糯米酒,端上下酒的小菜,劝客人喝酒。然后,端
-
客家凉帽,别被“荒凉”了
-
作者:阮晓光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少女在表演客家风情歌舞。(新华社发)
村内的客家老屋。
原村民迁到了附近的甘坑新村。
甘坑村正和城市化“接轨”。
千年古村甘坑村要“变身”,非遗技艺传承遇“断层”——
位于布吉街道的甘坑村是一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原村民老村落,过去是一座以“凉帽”出名的
-
林丹婚宴办得很“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婚礼上的客家民乐队
婚礼现场,上杭县委书记祝福林丹夫妇
婚宴上的客家美食:上杭牛兜
昨在上杭老家举办婚宴
客家美食和山歌来助阵
没有奢华的排场,只有真诚的感谢。
昨天中午,奥运冠军林丹和妻子谢杏芳,在家乡龙岩上杭县上杭大酒店举办婚宴。这场婚宴,和先前在北京工业大
-
两岸客家青年祖地寻根觅“缘”“客家好爱你”文化之旅昨天挺进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台湾单身青年欣赏客家山歌
培田古民居前留倩影
游览长汀古街
参观客家博物馆
导报讯(记者 燕子 许巧娜/文 黄少毅 陆军航/图)挥别了冠豸山和石门湖,带着连城青年男女的柔情蜜意,海峡两岸七夕牵手会“客家好爱你”文化之旅昨天移师长汀。在这座古韵悠长的“客家首
-
客家围屋中品野生海鲜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走进小隐围屋,仿佛走进世外桃源。
白灼野生八爪鱼。
椒盐濑尿虾。
海笋掌中宝。
“爸爸,这里的菜真好吃!”
12月15日中午,《惠州日报》美食团带领招募来的15名团员,奔赴第7站:小隐围屋海鲜城。在这个以客家围屋为建筑风格,以客家风情和文化为特色的大型海鲜城里,团员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