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赣南日报>  客家人的吃“汤”习俗

客家人的吃“汤”习俗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30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06版(周末八境台)

【入库时间】20130310

【全文挂接】

【全文】

□邱文

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吃”文化,还培育出了尊老敬老、重情重义、热情好客的美德。这在客家人的热情待客上,便可见一斑。

客家人待客热情,在吃的方面非常讲究。他们招待客人吃饭,一般有固定的流程。客人入席后,主人便提上一壶温好的糯米酒,端上下酒的小菜,劝客人喝酒。然后,端上一钵热气腾腾的“汤”,劝客人吃“汤”。最后,才端上饭菜,招待客人吃饭。

这里说的“汤”和我们平常讲的“汤”不同,客家人的“汤”一般由“底子”(黄元米馃、粉干、面条、汤丸等)和“面子”(鸡、鱼、肉、蛋等)组成,这些东西需要用筷子夹起来吃。所以,客家人一般把喝汤称为吃“汤”。“汤”还佐以芹菜、蒜子、胡椒、姜辣等,色香味俱佳。

一提起客家人的“汤”,就会自然想起做“底子”的黄元米馃。黄元米馃是赣南客家人独特的食品之一。将它切成片,可炒可煮可蒸,入滑溜溜、香喷喷的,增人食欲。“打”黄元米馃也是赣南客家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其营造出的和睦共处、团结协作氛围,使客家人深深留恋。黄元米馃以赣南本地产的糯米为原料。春节前一两个月,客家人便会上山砍来一种叫板杈的常绿灌木,把它燃烧成柴灰后,便成了制作黄元米馃的灰碱。板杈成灰后,装进木桶,倒入几大锅热水,过滤出浓黄色的碱水,将大米浸染成金黄色倒入木甑蒸熟,倾入石臼,四五个壮劳力手握木槌,打铁似的轮番捣,捣成团状后置于案板。最后,将捣好的黄元米馃揉成圆柱体,一个个圆型或椭圆形的黄元米馃就制成了。风干后的黄元米馃,盛装在大缸里,用碱性灰水浸泡,一般能保存三四个月不变质,随时可取出食用。用黄元米馃煮“汤”,快捷方便。

关于吃“汤”,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一位主妇在招待一位风水先生和一位装犁的木匠师傅吃“汤”时,风水先生发现端给自己吃的“汤”是平而不满,而端给木匠师傅的“汤”却很满。风水先生心里很是不平,便当场说了一首打油诗:“出门在外太吃亏,吃碗‘汤’来有高低。早知读书如此贱,不如拜师学装犁!”主妇听了,哭笑不得,也当即回诗一首:“先生莫怪只管食,装犁师傅要用力。你若心中还不满,这碗换给师傅食。”这时,风水先生好像听出弦外之音,他忙用筷子伸进“汤”里,发现“汤”里全是荤,才知主人是厚待他,而自己反倒误会了主人,忙低头侧脸,一气把“汤”吃了个精光。

这个故事发生以后,客家妇女煮“汤”时,若有两个客人以上,便用大钵子盛“汤”,放在餐桌中间,任凭客人自由进食,不再一人一碗单个盛“汤”。

客家人的“汤”,名目繁多,因人因事不同而不同。如赣南客家有的地方开学时,小孩要吃三碗汤:一碗称为“墨水汤”(以前称有文化的人为肚子里有墨水的人),一碗称为“葱汤”(“葱”喻“聪”,喻指聪明伶俐),一碗是荤汤。荤汤里,一定要有鸡头(暗喻有头脑)、鸡腿(又称“鸡臂”,“臂”喻“比”,暗喻读书考试能比赢人家)。春节期间,是客家人吃“汤”最多的时候。处处流传着“上屋过来下屋客”的俗语,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左邻右舍,在一起都要饮酒吃“汤”。就连在自己家里吃饭前也要吃“汤”。新年外出要煮“出行汤”,第一天开工做事要煮“上工汤”,过生日要煮“寿汤”,还有“进学汤”“毕业汤”等。甚至做脚盆、水桶,为耕牛做牛轭、牛笼也要煮“汤”。

若逢喜事,吃“汤”的种类更多。如新郎新娘要吃全鸡煮成的“做家汤”。此“汤”不但表示从此成家立业了,而且一生只可吃这一次“做家汤”,吃后白头偕老。在婚宴最后一餐开席前,主人要为执事人员和勤杂人员打“汤”,如先生、媒人……每人都有“汤”吃。

3 0
相关文章